青少年网瘾大调查(十)
(2010-11-09 09:36:22)
标签:
健康 |
分类: 特别关注 |
最难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见习记者
老师来家访,郑桂梅才知道,上高二的儿子连续好几天都逃课,去网吧打游戏。
送走老师后,她立即拨通了丈夫的电话:“别上班了,赶紧找儿子去!”放下电话,她推着自行车就出门了。找了十几家网吧,终于找到了。儿子一脸兴奋,正死死盯着电脑屏幕打游戏。突然见到妈妈,儿子顿时惊慌失措,灰溜溜地跟着妈妈回家了。刚进家门,郑桂梅忍不住就发作了:“你还有没有点儿上进心!我跟你爸整天累死累活地工作,不就是为了供你上学将来有出息吗?你就这样报答我们啊!”训儿子的时候,郑桂梅一直注意着他的表情,他低着头,脸上没有任何愧疚之意。
她更气,“啪”地给了儿子一耳光。儿子愤怒地抬起头,握紧拳头狠狠地瞪着她,她的第二巴掌落下,被儿子挡住了:“够了啊!你别逼我还手!”
正在这时,丈夫推门进来了。“你替我打这个不孝子!看到了没有,他竟然还手打我!”郑桂梅哭喊着说。丈夫和儿子的关系一向很好,从小到大他都舍不得动儿子一根手指头。但看到儿子这么过分,丈夫动怒,伸手就给了他两耳光。第一次挨爸爸打,儿子愣了一下,扭头走进自己的房间,把房门摔得山响。
■从优良少年到“混世魔王”
儿子张辰阳很聪明,也淘气。郑桂梅认为男孩子淘气一些并不是什么坏事。儿子稍微一努力,成绩就上升得很快。小学升初中的时候,儿子只老老实实学了几个月,就考了个全县第十名。所以,她和丈夫一直坚持对儿子施行宽松的教育理念。
可是,自从上高中后,儿子身上的“戾气”越来越重了。他跟几个臭味相投的同学成立了一个帮派,他为老大,常跟其他帮派打架。儿子觉得自己很“风光”,整天身边有一群人簇拥着,在几个哥们的撺掇下,还为大家找了个“大嫂”,他早恋了。
整天都有人向郑桂梅告状:“张辰阳又打架了”、“张辰阳带着匕首上课”……她还没想好怎么跟儿子谈话,被人打得鼻青脸肿的张辰阳就主动找她谈话了。
“妈妈,我的几个兄弟都说我现在这副模样跟猪八戒一样。他们把我打成这个样子,我要报仇!”儿子狠狠地说。
“你准备怎么报仇?”郑桂梅强忍着怒火问。
“这一次我准备把他们打废了!但是……”张辰阳抬头看了一下妈妈,犹豫着说,“这次复仇之后,我很可能就要被抓进监狱了,你跟爸爸到时能不能找关系把我‘捞’出来?”
“我们一介平民,有什么能力把你从监狱‘捞’出来?更何况,即使我们有那个能力,这种事情我们也不能帮你。你看过武侠片,冤冤相报何时了?今天他打你,明天你报仇,无止无休,连武侠片都倡导和为贵。”郑桂梅苦口婆心地劝着。张辰阳默默听着,似乎若有所思。
过了两个星期,张辰阳告诉妈妈,他解散了自己的帮派,“打来打去的确没意思。”郑桂梅长长舒了一口气。
■“你拔一次网线,我就一天不上学!”
本来以为儿子自此就“变好”了,可他现在竟然又迷上了网络游戏。郑桂梅觉得,“孩子不打不成器”,那就打!
没想到,打儿子打不掉网瘾,反而更加激起了儿子的叛逆之心,他去网吧的次数更频繁了,并且留长发、抽烟、喝酒,“看起来就像个小流氓!”
夫妻两人一个扮“白脸”,一个扮“红脸”。
张辰阳确实被爸爸的真情打动了:“爸爸,我知道这样做不好,可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去网吧。”
丈夫跟郑桂梅商量:“要不我们家买台电脑吧,这样孩子就不去网吧了。就算他还打网络游戏,至少我们能看着他,至少能知道他上网都在干啥。”买了电脑,儿子确实不去网吧了,但他也不去上学了,整天窝在家打网络游戏。郑桂梅愤怒了:“这孩子太嚣张了!”她一把拽掉网线。谁知张辰阳“腾”地站起来,握着拳头冲她吼道:“你记着:这是第一次!如果以后你敢再拔一次网线,拔一次,我就一天不上学!看咱们谁能熬过谁!”郑桂梅看着面前凶神恶煞般的儿子,悲从心起,不由哭了起来。
■“陶教授让我看到了希望,无论如何我得找到他!”
绝望之中,郑桂梅看到了电视台对陶宏开教授进行的戒网瘾访谈节目,她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节目最后,主持人公布了陶教授的电话。郑桂梅立即拨这个电话,连拨了两个小时,一直占线,可见网瘾有多少。
儿子依旧打网络游戏,屋子里烟雾缭绕。她无奈地说:“辰阳,你觉得整天打网络游戏很有意义吗?你真的准备把网络游戏当做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吗?”儿子懊恼地说:“妈妈,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其实我知道这样不好,在学校,老师跟同学都不喜欢我,在家里你们也为我伤心,我也特别难受……”
郑桂梅急切地说:“有一个人能帮你。他是武汉的陶宏开教授,专门帮你们这样的小孩戒除网瘾,我们去找他吧!”
“我知道打游戏不好,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他能让我控制住自己吗?”
郑桂梅找到一张对陶教授专访的报纸,故意放在客厅的显眼处。她偷偷观察:儿子果真没忍住,拿起报纸看了,看完后,沉默了半天。郑桂梅心里一阵狂喜:有救!
有一天,陶教授的电话拨通了!接线的工作人员说:“我们正好有个夏令营活动,您可以带孩子过来看看。”“那我现在就报上名,我打通一次电话不容易。”
她告诉儿子,参加夏令营就能见到陶教授。张辰阳问:“妈妈,参加夏令营花钱多不多?”
“只要你能变好,你别管花多少钱。”
“那……如果听完课我没有改变,你可别怪我花你的钱。”
“行,只要你去就行。”
■“陶教授的课,儿子听进去了”
进入夏令营后,郑桂梅才知道,很多家长都是骗孩子过来的,孩子们得知真相后,都很生气,不少孩子拒绝听课。但张辰阳不是,所以他老老实实听课。这令不少家长都很羡慕。郑桂梅注意到,儿子听课时一直在记笔记,她特别激动:儿子听进去了!晚上她约儿子一起散步,张辰阳主动说:“妈妈,陶教授说得很对,网络游戏真的很不好,看来以后我不能再玩了。”
听儿子这么说,郑桂梅高兴得差点哭了出来。
夏令营结束后,张辰阳连续一周没开电脑。可一周过后,郑桂梅发现儿子又半夜起来偷偷打游戏了。她忍不住对儿子发脾气:“不玩游戏能急死你?”儿子却反问:“那你平时那么爱打麻将,突然不让你玩,你急不急?”
郑桂梅一时语塞。静下心后,她拨通了陶教授的电话。陶教授告诉她:“最难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面对这种情况,你一定得忍,你得允许儿子随时发火,但你不能随时‘接火’,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第二天,郑桂梅对儿子说:“你喜欢打游戏,我喜欢打麻将。那从今天起,我就不打麻将了,我是妈妈,我要给你起带头作用。”
郑桂梅之后确实不再打麻将了。这样,她就有资格限制儿子每天的上网时间,如果在以前,她肯定说:“你怎么说话不算话!都超时了!”但现在,她会委婉地说:“要是没玩够,那你就再玩半个小时吧。”仅仅这一个小小的改变,她发现挺有效,儿子会很顺从地说:“我超时了!我马上就关电脑。”尽管儿子每次说完这句话,还会再磨蹭一会儿才关机,但跟以前相比,他的上网时间明显缩短了。
儿子在学校以“坏”出名,跟陶教授商量后,她决定尊重儿子的意见,为他转学,让他从高一重新上学。这样一来,郑桂梅就辛苦了。她每天下班都要赶过去陪儿子。她晕车,每天坐车对她来说是个折磨。见到儿子时,她多了个心眼,本来晕车难受三分,她就表现出来七分。张辰阳看到妈妈这样,果真很是心疼:“妈妈,是我不争气,才害你这样……”每次上街,他都让妈妈走在马路里侧,说是怕妈妈头晕,躲不及车。
现在,张辰阳已经考上了大学。
温馨提示
网瘾影响青少年学习成绩,甚至有些网瘾青少年出现厌学情绪。《大河健康报》将与陶宏开教授合作,长期致力于“戒除网瘾、素质教育和道德重建”,请网瘾青少年及其家长与《大河健康报》联系,电话:13837129722、15136255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