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脑动脉瘤的“冰淇淋”手术

标签:
脑动脉瘤弹簧圈介入手术薛绛宇健康 |
http://www.dahe.cn 大河健康报 05 寻医问药
2010年06月04日
|
http://epaper.dahe.cn/dhjkb/W020100604222435315477.jpg j0604d0503.jpg 医生提醒:头部剧痛,建议做CT检查和脑血管造影,检查是不是脑动脉瘤导致脑出血。确诊后可做介入手术治疗。□记者杨振东文薛绛宇图 脑动脉瘤,是指在大脑的动脉血管上冒出的瘤子,就像车胎起个鼓泡一样,瘤子的壁也是血管壁,很薄,一旦血液压力大了就会爆裂,造成脑出血,从而使患者头部剧痛,轻则偏瘫,重则危及生命。此瘤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必须尽快排除。 根治脑动脉瘤,可进行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外科手术,是开颅后找到此瘤,用夹子夹住,使动脉的血液不能流进瘤内,这样,瘤就不会破裂。介入手术,是用一定长度的弹簧圈填塞动脉瘤,血液也不能进入瘤内。 按说,这是一种很成熟的技术,没有太大悬念。但近日在为来自长葛市的55岁患者王女士做介入手术时,薛绛宇副主任医师却说手术过程“惊心动魄,如履薄冰”。因为王女士的脑动脉瘤与动脉的连接口太大、位置太特殊,它正好处在外科手术的禁区,如做常规的“外科开颅夹闭手术”,风险极大,死亡率很高,只能做介入手术。 做介入手术也很难,由于此瘤与脑动脉的连接口近乎瘤体直径大小,如果用弹簧圈填塞,弹簧圈很容易掉进血管里,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还会危及动脉。为防止弹簧圈掉落,医生会用网孔支架将这个开口撑起来,既不影响血液流动,又可托住弹簧圈。但极为困难的是,连接口两侧各有一条分支动脉血管,与主动脉呈“T”字形,而瘤就处在丁字路口(如图)。做介入手术,需要两个支架同时撑起,叫做“对吻支架”,这就需有4名医生喊着口令同步操作。之前,他们成功做过国际上首例这种手术。这次是否也这样做呢? 在会诊时,薛绛宇提到国外曾有“冰淇淋”手术。这种手术,支架的一部分在靠近瘤的动脉血管里膨胀,仿佛“冰淇淋”的上端;一部分在动脉血管内,仿佛“冰淇淋”的下端。同时,白卫星大夫提到,适应这种手术需要的“冰淇淋”支架在国内刚刚面世1个多月,但国内没听说使用的病例。可否大胆一试,再创个国内第一呢?他们决定拼一把。 手术室内,在医生的操作下,一根细细的导丝从王女士大腿根部股动脉刺入,缓缓向头部进发。到达瘤体后,导丝带进的弹簧圈慢慢盘旋释放,填塞了瘤体。此时,果然有近一半的弹簧圈冒在连接口外面,随时有掉落的危险。立时,导丝带进的支架迅速撑起,一端托起弹簧圈,一端撑满了动脉。由于支架是全通透的,不影响支动脉血管供血。手术成功了,王女士颅内的炸弹排除了。 术后,王女士颅内血块在药物作用下慢慢被吸收。几天后,像刀砍斧劈般的剧痛消失了。她1个月来第一次露出了舒心的微笑。 薛绛宇提醒大家,一旦出现头部剧痛,首先要做CT排查是否脑出血;再做脑血管造影,排查是否脑动脉瘤所致。如确认系脑动脉瘤出血,在症状相对较轻时要早做瘤体栓塞术,以绝后患。否则,一旦出血,七成会要了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