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咳”异治

(2010-04-27 17:29:30)
标签:

生石膏

款冬花

风寒

吴佳

青龙

健康

分类: 名医出镜
 

http://www.dahe.cn 大河健康报 07 名医出镜 2010年04月27日

 

http://epaper.dahe.cn/dhjkb/W020100427253577181154.jpg

j0427d0301.jpg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 张明利
  离下班还有一刻钟,门诊已经没有病人了,得闲。
  实习生吴佳给我倒一杯开水,泡上茶。我说:“快下班了,不喝茶了。”吴佳继续献她的殷勤,说:“老师,您辛苦一天了,接待病人没工夫喝茶,现在喝一口润润嗓子吧。”说完,又狡黠地看看我,“不过,您得给我讲讲今天看的那几个咳嗽病例呀!”
  我笑了,原来她是有所图的。
  吴佳说:“我觉得今天这几个咳嗽病人吧,病情差不多,可您开的处方却大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呀?”说着,她拿出处方,翻开,指着说:“老师,您看这第一位,李姓患者,女,64岁。处方是:黄芪30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款冬花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5枚。
  “这第二位,赵姓患者,男,26岁。处方是:麻黄10克,杏仁10克,黄芩10克,桑白皮30克,款冬花12克,生石膏30克,炙甘草10克。
  “这第三位,蔺姓患者,男,45岁。处方是:麻黄10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干姜10克,半夏12克,细辛3克,五味子10克,款冬花12克,炙甘草10克。
  “这第四位,冯姓患者,女,36岁。处方是:金银花20克,连翘12克,荆芥12克,牛蒡子15克,生石膏30克,芦根30克,桔梗12克,前胡12克,甘草10克。
  “老师,这四位都是咳嗽,药方开得可不一样。您快讲讲其中的奥妙吧!”我说:“这里牵涉到一个中医原则,叫‘同病异治’。”
  “同病异治?”
  “因为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病’和‘证’有什么不同呢?所谓病,是指一个疾病的全过程,比如感冒、咳嗽、中风、痢疾等,这叫‘病’;所谓证,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实质,包括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四方面。比如咳嗽,有风寒束肺证、风温犯肺证、寒饮凌肺证、寒包火证等。”
  吴佳若有所悟,说:“同样是咳嗽病,针对不同的证,就要用不同的治法。怪不得中医常说‘有是证,用是方’,原来如此啊!老师,那您就具体讲讲这个咳嗽病例吧!”
  我饮了一口茶,继续说道:“第一位,老年女性,咳嗽半个月了,伴乏力、出汗、气短,一遇到风寒就加重,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证属肺气不足,风寒久羁。治法是补益肺气,祛散风邪。方药选玉屏风散加味。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补肺气,祛风邪,就像一扇屏风一样保护着机体,咳嗽会很快治好。
  “第二位,青年男子,咳嗽三天,无汗,怕冷,咳黄痰,舌红,苔薄黄,脉弦。证属外感风寒,肺内蕴热,也就是俗话说的‘寒包火’。治法是外散风寒,内清肺热。方药选用麻杏甘石汤加味。用麻黄等来散外寒,用生石膏等清热,何愁咳嗽不好?
  “第三位,中年男性,咳嗽三个月了,干咳无痰,遇冷或夜间咳嗽加重,无汗,舌淡,苔薄白,脉弦。这是内外均寒的证,外感风寒,寒饮内结。方药选用小青龙汤。小青龙汤能外散风寒,内破寒冰,故能止咳。
  “第四位,中青年女性,咳嗽一周,伴喉咙肿痛,声音沙哑,咳黄痰,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浮,但遇冷咳嗽不会加重。这是内外均热的证,外感风热之邪,肺内蕴热。方药选用银翘散加生石膏。银翘散是热病第一方,外透风热之邪;生石膏内清里热,咳嗽很快就会好转。”
  我说话时,吴佳不停地在本子上飞快地记着。说:“老师啊,‘听您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您让我懂得了怎样准确辨证、识证。”
  我继续说:“你再看这四个证:前三个证都是外感风寒之邪,但第一个是外寒里虚;第二个是外寒里热;第三个是里外均寒,所以选方用药不同。第四个证是外感风热之邪,选方用药便大相径庭了。”
  吴佳说:“说到用药,您的方子都花不了几个钱啊。这真是:对症不一定花钱,花钱不一定对症。”
  咨询电话:0371-66331038、66336624
  门诊时间:周三全天、周六上午。
  医院地址:郑州市城北路7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