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153中心医院全军神经外科中心十年磨一剑
(2010-04-23 17:00:37)
标签:
保健微电极河南省中心医院多巴胺帕金森大河健康报杂谈 |
分类: 寻医问药 |
解放军153中心医院全军神经外科中心十年磨一剑-- 微电极手术治帕金森立竿见影 这项临床技术获河南省2009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
|
http://www.dahe.cn 大河健康报 07 寻医问药
2010年04月23日
|
帕金森病,就是手脚震颤、面部麻痹、流口水、身体僵直那种病,多发于中老年人,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 这种病自古就有,但没人把它当做一种独立的病。直到1817年,62岁的英国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出版了一本名叫《震颤麻痹论》的小册子,才对这种病做了具体描述。据说,詹姆斯·帕金森的医术并不高明,但在他之后,无数高明的医生投入毕生的精力对这种病进行研究,并把这种病定名为帕金森氏综合征,以纪念他所做的开创性工作。 如今,在解放军153中心医院,也有一批高明的医生,对帕金森病研究了10年,其成果获得了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其疗效在国内也是最好的。 记者目睹了一台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病人老刘,60多岁,洛阳市退休干部。出乎意料的是,手术是在病人完全清醒的情况下做的。手术前和手术中,医生让病人一只手端着一杯水,手在抖,杯在晃,水要洒出来;手术后,老刘的手立刻不再颤抖,水杯也立刻稳定不晃,真可谓立竿见影,让人称奇。 这项手术,并非开颅取脑,而是采用微电极引导下的立体定向技术。病人头上戴一个像头盔一样的立体定向仪,立体定向仪上的电极针像针灸针一样刺入大脑,所刺的部位,由电子计算机软件计算,极其准确。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理、药物治疗机理以及手术治疗机理都十分复杂。简单地说吧,在人的大脑中有两种物质在PK,一种叫多巴胺,另一种叫乙酰胆碱。在我们正常人的大脑中,这两种物质是平衡的。在帕金森病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多巴胺少了,那么乙酰胆碱的作用就增强了,于是表现出震颤麻痹等症状。药物治疗就是服用多巴胺以及类似多巴胺的药物,以抑制乙酰胆碱的作用,从而缓解症状。但是,服药3至5年后,药效会下降,甚至不起什么作用了。这时候就要靠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原理,就是用电极针刺激大脑的特定部位,使多巴胺源源不断地产生,乙酰胆碱被抑制,那么,多巴胺与乙酰胆碱便重新达到平衡,症状也便立刻消失。 以郭效东博士为首的团队,采用微电极引导下的立体定向手术,10年来治疗帕金森病人3500余例,疗效显著,其中有387例难治性病人,手术后6个月到5年随访,发现疗效亦稳定。从单项症状看,首次手术后,震颤改善率为96.9%,僵直改善率为95.1%,运动迟缓改善率为92.3%,步态改善率为67.1%,平衡改善率为69.4%,异动和痛性痉挛改善率为98%。 解放军153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王本瀚主任介绍,微电极立体定向手术如与干细胞治疗相结合,疗效则更好。干细胞可以修复大脑细胞,已被现代医学所肯定。鉴于帕金森病人行动不便,欲求医者请先电话咨询:0371-67774222(座机)13203832611(杨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