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疗费不要都花在生命之末

(2009-01-08 16:35:13)
标签:

养生

亚健康

医疗费

大病

杂谈

分类: 特别关注
大河健康报 01 首页 2009年01月07日

 

  □任鹏
  前些时,卫生部一位副部长说,我国大多数人将一生医疗费的90%都花在了生命的最后两年里,这很不合理,应当改变。
  不过,说着容易,要想改变,实非易事。
  年轻力壮时,人们多半没什么大病;老了,病患也就相伴而至。因此,养老、医疗,是我们的两大后顾之忧。于是,人们年轻时便拼命攒钱,以备老时之需。都说我国居民的储蓄率高,舍不得大把消费,这对当前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尤为不利。但又有啥法子呢?不捂住钱袋子,老了咋办?
  要想化解这一难题,除了须尽快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制外,还得让人们老了少患病,特别是少患大病。但要想保持老年健康,也有不少问题要解决。其中尤以人们的生活理念、健身意识等最需扭转。
  社会上的劳动者,大致可分为脑力与体力两大类,即古人所说的“劳心”、“劳力”者是也。目前,我国的两大类劳动者,可以说年轻时很多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劳心者,工作所累,殚精竭虑,由于缺少体力活动,自然难逃“亚健康”;劳力者,多半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也极易感染病患。如此,年轻时“亚健康”,老了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也便极易“不健康”了。所以,防止年轻时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便是实现老年健康的关键所在。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目标?笔者以为:首先,要改变轻视“亚健康”的意识,不要把小病小痛不当回事。其次,劳心者应多参加体育锻炼,劳力者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其次,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乐观向上、心宽意平,少与人动怒斗狠,因为“悲怒生百病”,最易致人“亚健康”或不健康。
  怎样做到上述几条?这就需要转换传统的观念意识。譬如,把防老治病的储蓄拿出一部分,花在保健上,学习健康知识,获取健康资讯,加强体力锻炼,做健康体检,提前“投资”健康,防“患”于未然。这部分钱看似提前消耗掉了,但对保持身心健康大有裨益,特别是能降低患大病的几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对此就有切身体会。因干的是“案头工作”,平日里久坐不动,常感腰酸背痛,夜间亦常失眠。但每次出去旅游时,一番长距离步行或登山后,便觉神清气爽,饭也吃得香了,觉也睡得熟了。
  人的身体有如一台机器,经常加以保养,有了小故障也及时修理,便能整旧如新,不致于提前“报废”。这道理,想是一般人都易明了的。
  果真大家都能身体力行地转变观念,换个“活法”,那么,改变“医疗费集中在最后两年花”的状况,也就可以做到了。这些,既对自个儿养生有益,又能拉动消费、繁荣经济,可谓“利国利民”之举,何乐而不为?
  近日,有朋友给笔者发来一条手机短信,阅后颇觉是养生的至理名言,现摘录如下,与大家共鉴:人到中年,就得保养;注意节奏,休息延长;平时多动,不要赖床;逛逛公园,嗅嗅花香;约个朋友,论个短长;交心谈心,心胸坦荡;去除杂念,去除邪想;读读书报,写写感想;吃吃美食,买买服装;精神抖擞,心情舒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