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导语:上周末,我在某心理课程中体验了一次在各种情境下,随着角色不断变换后的情感与情绪反应。全程是需要一个搭档的,而本文作者Seesea正是我的搭档。她尽管身材娇小,却长着一双极其修长,温暖柔软的手,我丝毫不怀疑她曾学过钢琴,因为在我眼里,这双手若不弹琴,那实在是个遗憾啊!
下面,请让我们随她温暖的文字,来深切感受她那细致入微的情感表达吧。( 潘鸣)

一直知道自己是个泪点很低的人,常常被一个故事、一个人或者一个无声的场景触动,但是眼泪要夺眶而出的时候,往往又会使劲憋住,或匆匆抹掉,生怕会引起别人的关注和误解,或者根本就是连自己都觉得流眼泪是一件不够得体的事。
想起那些襁褓中的婴儿,在有所需求时候就会嘤嘤啼哭,多数时候这种啼哭召唤了照顾者,甚至换来了妈妈更多的关爱。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害怕哭泣了呢?
是妈妈疲惫的时候,偶尔说了句“别哭了,被你哭的烦死了……”
是爸爸烦躁的时候,随口说了句“哭什么哭,哭有什么用……”
还是老师也许没顾得上看到你所有的努力和委屈,她程式化的一句“你哭就有理了么?”
又或者,再好的同伴也不可能体会到你所有的情感,某一次他略带鄙夷的一句“这有什么好哭的?”
随着年龄长大,如此种种的声音越来越多,我们以为自己的哭泣是不被允许的,眼泪是无用的,是丢脸的,甚至是懦弱的表现。

偶尔的机会,我在黑暗中握着一双温暖的大手,想起我的父亲,无数的心疼涌上脑海,眼泪也悄悄溜出了眼眶,我知道此刻的流泪是安全的,我开始好好体会我的眼泪。
我感受到第一滴眼泪滑过面颊的温润,也感受到它挂在嘴角的冰凉,我感受着一滴又一滴眼泪排着队滑过脸庞的流畅,我好像是在自由的情绪里跟父亲畅所欲言,似乎他看到了我因为帮不上他而焦急和愧疚,似乎他会理解我的担心,似乎我也在原谅自己……任眼泪滴下肩头,我才发现和自己的情绪待一会儿,真的是一件很温暖的事儿,哪怕是一种焦虑和难过的坏情绪,也需要我们停下来好好感受。

我开始享受眼泪的滋味,那滋味里不止有咸和涩,更多的是对自己脆弱的允许,对自己过往的理解,对自己痛楚的关爱,当然也有对自己未来的期许。我不再着急擦掉眼泪,我喜欢它湿润眼圈的那份真实,我享受它带给面颊的洗礼,终于我知道了,流泪没有错,我该为自己拥有敏感的情绪骄傲。眼泪是一群小精灵,他们会带走很多的迷茫、畏惧、遗憾和悔恨,让我的心灵给勇敢和力量腾出更多的空间。
我才明白“流泪”和“微笑”一样,都不过是一种情绪的外在表现而已。何必把“流泪”赋予了太多的贬义呢?一个每天挂着笑的人不一定是乐观的,一份不抵触眼泪的真性情背后,往往有更深邃的自省和更豁达的行动。
文/Seesea
更多内容请订阅一鸣心理 微信公众号:YMXL525
新浪微博:@一鸣心理 QQ:740945305
欢迎加入一鸣心理 QQ交流群:324034712
一鸣心理微信群已建成,群申请加个人微信:qdymxl
(关爱身心健康,乐享幸福人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