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导演许鞍华影片中的十大文艺女星

标签:
黄金时代萧红汤唯许鞍华冯绍峰娱乐 |
分类: 影视娱乐 |
作为香港最受尊重的导演之一,也是香港女性导演拍摄女性题材最受关注度的导演,许鞍华其人其影片总是透露出一种稳重而又感人至深的气质,如果要给她“归类”的话,文艺导演或许更适合一些,而在她的影像世界里,到底什么样的女星才够文艺呢?下面一起盘点一下许鞍华导演影片中的十大文艺女星。
《黄金时代》汤唯
《黄金时代》是许鞍华继续女性电影的又一个起点,从关注普通女性的视觉转向名人女性,但是纵观许鞍华的宏观女性视觉里,名人女性仍旧属于“女性”这个泛概念中。只是萧红的文艺才气和人生经历入了许鞍华的“法眼”,主演选定为汤唯。经历了许多女性无法经历的演艺之路,汤唯可以用厚度或者沉淀之后来赞誉的,而有阅历、有气质的女性才是真正能够把控镜头的演员,当年王家卫选用汤唯,与许鞍华不免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
《桃姐》叶德娴
《桃姐》算不算文艺片?叶德娴的年纪是不是仍然能够进入文艺女星的行列?答案是肯定的。《桃姐》中的桃姐处处表现出了一个文艺气质女性的各种细节和气质,从她的出身到她对少爷的特殊情感甚至进养老院的忧虑,这是一个典型的文艺女性。主演叶德娴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早年的她是以英文歌手出道,而且红极一时,与刘德华的”母子“荧幕搭档堪称绝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有足够气质和分量的“绿叶”。
《得闲炒饭》周慧敏
《得闲炒饭》是“拉拉”电影,刨除社会对女同的误解,其实,大多数的女同有着惊人的文艺气质,这在《得闲炒饭》中就有表现。当年的“玉女”周慧敏绝对是文艺女神,她举手投足的范以及与倪匡之子倪震的情感有着十足的文艺调调。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斯琴高娃
光2007年度最佳文艺片的声誉就足够令许鞍华的这部《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腔调十足。已进入艺术表演家行列的斯琴高娃的演绎同样栩栩如生。
《玉观音》赵薇
这部影片改编自海岩的同名小说,海岩被誉为男版的琼瑶,而作为四大文艺小资的代表之一琼瑶,其风格十分明显,再加上许鞍华的个人气质,使这部女性电影同样文艺,而彼时的赵薇也十分贴合女主。
《半生缘》梅艳芳
看看《半生缘》的出处就明白这部作品的文艺气息有多浓:改编自张爱玲的小说《十八春》。许鞍华来改拍张爱玲的小说绝对是一个可以预见的事情,那样的女性视觉,那样的文艺腔调,那样的才气,让人不禁感叹:有才气的女人个个相似,没有才气的女人则各有各的不同。“千变女王”梅艳芳则和原著小说作家、导演一样,同样的精彩和事业心,对美的热爱。
《女人四十》萧芳芳
四十岁的女人该如何追求人生和幸福?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这部带有典型自省意义的电影可以说是许鞍华个人风格的深度再现。而香港一代电影巨星萧芳芳将主人公生活在夹缝之中又自强不息的坚强个性演绎得入木三分。
《客途秋恨》张曼玉
这是一部半自传体式的电影,编辑是吴念真,吴念真是一位多才的文化人,写过《这些人,那些事》,看电影名就能感受到弄弄的文艺气息。陆小芬和张曼玉主演,粤语主题曲《秋天复秋天》由梅艳芳演唱。主演张曼玉是华语电影的标志性影星,她与王家卫的合作至今仍然成为经典。
《今夜星光灿烂》林青霞
最文艺的女人离不开最浪漫的爱情,许鞍华从日本知名的女性作家川端康成《美丽与悲哀》里获取灵感,成就了这部经典影片。美术设计是画面唯美著称、《锦衣卫》导演李仁港,监制则是邵逸夫的太太方逸华,而联合主演名单里竟然还有“暴力美学”的创始人吴宇森。源自琼瑶《窗外》的林青霞,除了灵动的气质不能可媲美之外,文艺趋势也益发明显,息影之后,成为多家报纸的专栏作家,散文集《窗里窗外》同样收获口碑。
《倾城之恋》缪骞人
在近代中国的女性文学史上,张爱玲的地位几乎很难被削弱,毫无疑问,在张爱玲众多的信徒当中,许鞍华是对她的精神传承有着重要作用的人。就像这部《倾城之恋》。电影描述失婚的上海富户养女白流苏,邂逅不羁的南洋才俊范柳原,发展出一段华丽而又凄美的爱情故事;最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在漫天烽火下,繁华美梦虽尽碎,却造就了陷落中的范、白在香港暂过平淡的同居生活。这里的主演叫缪骞人,在许鞍华80年代的多部作品中都是主演,与当时还是发仔的周润发被誉为最佳荧幕情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