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洞儿童之友阅读江南育儿 |
分类: 读书教育 |
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晴
《洞》(儿童之友丛书),最近江南和江南妈妈都喜欢的一本书,一则小小的可爱故事。
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浩志拿起铁锹,打算在地上挖个洞。然后,妈妈来了,妹妹雪子、邻居秀治、爸爸也逐一登场……洞挖好后,浩志在洞里坐了一会儿,又默默地把洞填上。
很简单一段游戏场景,一个男孩,挖了一个洞,又填平了。简单的游戏,难得的却是孩子一段快乐体验。
为什么快乐?因为没有明确目的,从快乐出发,随意逍遥、简单从容、又全力以赴的做了一件喜欢的事。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理由。
书中,浩志从一开始就不知道为什么挖洞,当家人朋友一一前来询问,浩志也没有答案。但他执著的挖,直至手长泡、满脸汗,依旧不停歇。当挖到一定深度,浩志突然累了,不想挖了。不想就是不想,懒洋洋坐下来,聆听四周的静,享受泥土的芬香,感受创造属于自己空间的快乐,告诉自己“这是我的洞”!自己的洞自己做主,想把它埋了,埋了就埋了,地面又回复到最初的平整,浩志已离去,画面干净得一如从未发生什么。
从头至尾,浩志没有格式化思维、详细周全的计划,没有“有用”或“无聊”的念头,只是凭“心”出发,想做就做,让心情牵引自己,让愉悦主导心情。
江南喜欢《洞》,可能就是儿童的简单心理,喜欢这份小小的随性和自由,与他成天挂嘴边宣布“我就……”的立场多么契合。
我喜欢《洞》,源自一份成人的向往和无奈。成长的人生,有多少目的和规划,学生阶段学习、上补习班和兴趣班,为的是升学;工作了,讲究职业设计,工作只是为了工作,有多少事是真正发乎心的快乐?试想,成人能够挥袖甩汗无所想、无所求的做一件不留痕的事吗?
走进孩子心灵的《洞》,也走进了我的心。很多时候,我们真的需要学习孩子的单纯和真诚,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纯粹的快乐!
带孩子一起看《洞》里《洞》外的美妙世界吧!
收获一,培养空间感!
浩志满脸大汗,我说“江南给浩志擦擦汗吧”,江南“嗯”(音调二声),表示不愿意;再问为什么不,江南回答“我在洞的外面,够不着!”
收获二,培养独立承担的习惯。
妹妹雪子来了,也想挖洞,浩志不同意。我问“浩志为什么不让妹妹挖洞?”江南答不上来。我解释“因为浩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江南记住了。每当出现江南有所求、力所还能及、却不原意的情况,我就搬出榜样“浩志自己的事情就自己做”,江南呵呵一乐,美颠颠就忙活开了!
榜样的力量真强,哦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