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乖的理由(组图)

(2010-03-23 16:27:38)
标签:

逆反

一致

差异

江南

育儿

分类: 读书教育

2010年3月19日 星期五 阴

乖的理由

    今天江南1岁8个月+3天。

 “乖”的理由很明确:宝爸宝妈不在家乖的理由(组图)

这个“乖”倒不是希望江南事事都按所谓的规矩来,有点活泼和小淘气也很可爱。只是希望他在生活小事上多多配合,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反抗和纠缠。这样,每个人都心情愉悦,多好啊乖的理由(组图)

乖的理由(组图)

吃饱喝足了,这会儿多乖多可爱,心情也好

 

一、无可奈何

进入19个月以后,江南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主意也越来越多。虽不能用语言表达,但尖锐喊叫、哭哭闹闹、比比划划、腆起肚肚都是他反抗大人的绝好利器。以下这些“不乖”事迹天天发生:

早上吃豆沙包,专门从中间阄儿那下嘴,一大口下去吃掉皮儿,像小松鼠一样手嘴并用地掏豆沙乖的理由(组图),淘空后弃皮儿不顾,怎么喂就是不吃。

吃饭时,索要一碗汤和一个空碗,两个碗来回倒汤玩儿,饭也不吃啥都不顾。宝爸和宝妈怎么劝说都无效,强行拿走碗,他就哇哇大哭大叫。

还是吃饭,吃两口小眼睛一转,把菜从嘴里掏出来或小嘴叭叭吐出来,小手使劲攥菜直至冒水,最后非要扔到地上。宝爸、宝妈劝说无效。事后他总摆摆小手“告诉”你:再也不扔了。但转脸照旧乖的理由(组图)

 

明明有尿,把尿时他却浑身扭曲啊啊叫着直打挺,像条泥鳅“突儿”一下从大人手里挣脱。宝爸、宝妈劝说无效。

看到瓜子、花生这些小零嘴就想要,不给他,啊啊喊着号子肚肚一挺,一副耍赖到底的模样。宝爸、宝妈劝说无效。

睡前,用喊叫、眼泪、身体来对抗换衣、洗漱、穿纸尿裤。宝爸、宝妈劝说无效后,他经常被连哄带骗强行扒掉毛衣和裤子,半身赤条条钻进爸妈的被窝,吃着小手得意洋洋看着你。来回折腾到快十一点才睡熟,我早已入梦乡乖的理由(组图)。宝爸强撑着再给他穿纸尿裤、睡袋,搬到小床。醒来,依旧赖床、不穿衣,不来强硬的根本无法成功。

…………

宝爸和宝妈经常被逼的腾腾冒火苗,可为了保护他稚嫩的小心灵,不能打骂,而讲道理无效,逼急眼了只能嚎几嗓子或者瞪他两眼。一想到宝爸、宝妈的这副模样就觉得特失败。

 

二、小小惊喜

可事情不会永远这样,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总在不经意间乖的理由(组图)

325日宝爸出差。每天下班我准时回家。没有了宝爸的大嗓门、父子俩的疯癫玩闹,家里显得特别安谧。

晚饭后,江南和宝姥、姥爷一起坐在沙发看《新闻联播》。他其实不看,只是享受坐在姥姥、姥爷中间的安静、温馨时刻,玩他自己的玩具。

等我收拾完毕,带着江南开始了晚间活动:

抱江南欣赏夜幕中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宝姥称为“夜景”),并带着欢欣和惊喜不断捕捉来来往往的公共汽车(江南称为“大汽”,车不会说)。宝妈胳膊酸痛了,给江南读书,《三只小猪》、《拔萝卜》、《乌鸦喝水》……都是江南百听不厌的故事。相对宝爸带着江南满屋疯跑、坐小餐椅举高高、大喊大叫、疯笑疯闹,这些活动可安静、斯文许多。

 三两个故事后,江南已经呵欠连天,小手不经意也送进了嘴。

喝奶后,宝姥爷配合我给江南洗漱。江南居然十分听话,那些逆反、反抗、尖叫不配合通通不见了。

乖乖换衣、穿纸尿裤,高高兴兴钻被窝,指指音响要求听《唐诗》或《童谣》,九点半左右睡着啦乖的理由(组图)

乖的理由(组图)

和爸爸在一起就是这么疯玩疯笑

  

三、惊喜连连

3812日这一周,宝妈天天加班,宝爸也没回家吃晚饭,我俩每晚八点多才进家门。每天江南的吃喝拉撒和午睡全是宝姥和姥爷负责。

本来担心淘气爱折腾的江南会让宝姥和姥爷筋疲力尽,没想到,每天回家听到的评价都是“乖”乖的理由(组图),惊喜不断:

早上一睁眼,看到宝姥和姥爷就咧嘴直乐,好心情延续整天,一直笑眯眯开开心心的。

在家满屋溜达,东看西摸,顺便帮点小忙。有些事情宝姥禁止他做,江南立刻扭头就走,绝不纠缠耍赖。上、下午各一次去小区滑滑梯,行动敏捷迅速,和小朋友间相处友爱,只是不喜欢与人打招呼。

三顿饭吃得又多又顺利,也不要求两只碗来回倒汤、玩菜叶,吃几口跟姥姥和姥爷呵呵一乐。吃一会歇一会,要求宝姥唱首歌念个儿歌啥的,哈哈一乐接着又吃。

午睡最省心,洗手洗脸抹香香,穿上睡袋睡小床,几分钟就睡着了。

 

乖的理由(组图)

和姥爷在一起,总是这么和谐。

 

四、小总结

周末宝爸和宝妈都在家陪江南,江南的一些好习惯继续保留,但明显哭闹、耍赖多了乖的理由(组图),“乖”和“不乖”时常发生碰撞,撞得我们火星乱溅……

江南的差异表现究竟是啥原因呢:

“孩子见了娘,没事哭三场”――老话还是有道理的,孩子天性中对妈妈情感的依恋,造成在妈妈面前小事化大、没事找事,显得异常娇气。

大人意见不一致――对待孩子时,虽然出发点都好,但各人的方式方法还是存在差异。我家宝爸属于娇惯型,宝妈和宝姥爷属于严格型,宝姥属于温柔型。孩子善于观察,只要发现大人中存在支持他的意见,立刻用哭闹来达到目的。家中只有宝姥和姥爷时,环境相对简单,大人的做法比较统一,他也就失去了斗争的力量和依靠。

没玩够――宝爸在家时,与孩子满屋子玩闹,孩子非常开心和兴奋。当我们觉得该做其他事情时,他还没有玩够,自然会尽他所能与我们相抗争。回想宝爸不在家时,跟宝妈进行安静、平和的活动,睡觉不就早多了。

 

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呢?暂时还没有想到。

对待这个淘气宝宝,宝爸和宝妈必须做到:言行彼此一致、适度来点冷淡、严格必不可少、睡前平和安静,最大可能的展现他“乖”的一面。

 

    感谢您参与下面的投票!

 
爸爸妈妈都在家或都不在家时,孩子的表现有差异吗?最多可选1项
发起时间:2010-03-23 16:00    截止时间:2012-12-31 23:00    投票人数:0人
  • 0(0%)
  • 0(0%)
  • 0(0%)
投票已截止
最后投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