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教育惩罚自尊心江南 |
分类: 读书教育 |
2010年2月7日 星期日 阴
今天江南1岁6个月+24天。
照片拍于1月23日剪光头之前,照片与本文内容无关。
宝贝一天天长大,开始了小小的思考,形成自己的小小想法。
与此相对的,是对父母的考验。父母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后慎重行事。
今天,我和宝爸就做了一件事后非常后悔的事儿:
早餐后,四个大人围坐餐桌旁,开心的逗江南玩。
江南拿着一个装新年挂历的长长的纸筒玩,玩的方式是将纸筒扔在地上,拣起来继续扔。纸筒很硬,砸在木地板上“咚咚”作响,不时还翻几滚,噼里啪啦的,很是震耳。
就是这个纸筒,又长又粗,立起来跟江南差不多一般高
我一贯非常讨厌扔东西的行为,尤其是宝爸离老远放东西,懒得走两步,“唰”一下投篮过去,这种行为我简直是痛恨至极。反感的理由,一是东西坠地的噪音,让心脏承受一定的压力很不舒服,有时还被惊吓得一激灵;二是毁坏东西,令一贯爱惜物品的我很是痛恨。如今我更反感宝爸的这类行为,因为我不希望江南也形成这种陋习,可“身教重于言教”,我唠叨再多,也抵不过宝爸一个“漂亮”的投篮带给江南的榜样力量啊
。
现在,从我简单的理解,我认为江南在无聊的破坏东西,这种行为必须得到有效管制。
于是我开始行动,板着脸,带着不容置疑的腔调厉声喝道:江南,不准扔东西!江南抬头看我一眼,一扫而过,继续哗啦啦的扔。当我继续用语言制止,江南开始了反抗,皱着小眉头,愤愤的重重的冲我“嗯”几声;当我开始动手制止时,江南居然挥手拍我了。
这时全家一片安静,宝姥、姥爷知道我在教育孩子,非常配合的不说话,静观事态发展。宝爸皱着眉头,琢磨着下一步的举动。
我一愣神,大脑空白一刻后,又开始了唠叨:江南是不是乖宝宝啊?乖宝宝是不是不能扔东西啊?江南更反感了,大声嗯嗯的发脾气,更加重重的扔纸筒。事态失控了,宝爸开始激情登场,对着江南两眼一瞪,表情果然可怖。这种威慑下,江南退缩了,停止扔纸筒,但并没有觉得委屈小嘴一撇哇哇大哭,而是忿忿然表情很不满,眉头紧皱,低着头,过一会又跑到鞋柜旁把弄鞋拔子试图化解尴尬。
很明显,江南心里很不服气,但事情就此告一段落。
这一天我和宝爸东奔西跑忙碌着采办年货,直到晚上回家,宝爸认真开车,我开始了思考,想想今天的事情,觉得我俩特别粗暴,处理问题太不冷静太没有方法。
宝宝天生喜欢破坏东西,破坏东西只是宝宝认识事物、了解事物、解决问题的前奏而已。宝宝有破坏的冲动,而我们父母却成为“冲动的惩罚”者,非常不明智。我们用成人的思想去揣度孩子,只看到事情的表象,却没有真正理解孩子。江南扔纸筒,只是觉得好玩,只想听听纸筒砸地板的“咚咚”声,他没有认为自己犯了错,所以我一再批评他时,他表现出的不服气是可以理解的。想想平时江南尿裤子、砸坏玻璃瓶,我们批评他时,他不是欣然接受吗?因此,我觉得今天的事情比较正确的方式是忽略、漠视、自由放任,随他怎么开心怎么来。等他大一点,懂事一点,会说话交流了,再慢慢引导他,给点启发。切勿粗暴的制止、大声呵斥。
还有一点,宝姥提醒的我很对,目前来看,江南是个有个性、有主见、自尊心强的小小男子汉,不喜欢罗嗦唠叨,不希望当众被批评。宝妈我不能再把他当一个啥也不懂的小屁孩,教育他要适度,给他一定的思考和改正的空间,不能总是唐僧式管教。更重要的是注意保护他脆弱的自尊心,自尊心强的孩子,以后再遇到问题,一点就通,一说就改,这是多么好的状态!
想了这么多,跟宝爸交流,宝爸也非常赞同,我们都很后悔今天的粗暴行为。今天我们“冲动的惩罚”行为,伤害了宝宝,真正惩罚的是我们父母自己。
不过还好,在江南成长之初,我们就遇到这类问题,也及时进行了反省。真希望在江南的成长中,宝妈和宝爸能成长为他合格的、善解人意的好朋友!
2010年2月8日,选入新浪育儿博客首页,特此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