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急疹全攻略

(2009-09-01 13:12:52)
标签:

育儿

幼儿急疹

护理

分类: 江南点滴

幼儿急疹全攻略

10+23天,疹子开始萌出幼儿急疹全攻略

 

幼儿急疹全攻略

10+23天,整个后背全部都有,呈颗粒状分布幼儿急疹全攻略

 

幼儿急疹全攻略

10+24天,脸部的疹子最多,都连成片了幼儿急疹全攻略

 

幼儿急疹全攻略

10+31天,全身疹子已经褪去,脸部还有淡淡的粉色,但摸上去已经平滑了幼儿急疹全攻略

 

幼儿急疹全攻略

11月,江南羞涩一笑,完全好了、脸色也恢复了,妈妈最开心幼儿急疹全攻略幼儿急疹全攻略

 

幼儿急疹全攻略

宝宝六个月以后,从母体带出的免疫力逐渐消失,他需要重新建立自己的抵抗力。也曾听一位朋友说过,大部分半岁以后的宝宝都会生病或者出幼儿急诊,特别是幼儿急诊这事儿我可是牢牢记住了。江南满半岁后,我开始对他有所紧张。特别是过年回湖南老家,江南刚刚六个岁,担心他不适应南方的阴冷天气,我在心里做了无数斗争幼儿急疹全攻略,但最终怀着对父母的无限挂念,并在众多母乳妈妈的鼓励下,勇敢带江南回去了。还好,宝宝争气,一路平安的返回北京幼儿急疹全攻略

说多了,回到主题。

从半岁至今每次有个小咳嗽、淌个小鼻涕啥的,我总会自己嘀咕嘀咕、琢磨琢磨,幼儿急诊?但宝宝一直没有大恙,我也渐渐放松心态。不承想,突然之间“幼儿急诊”悄然来临了。

 

一、6月1日晚(星期一,宝10个月19天),开始发烧

晚上7点3.0,我抱着宝宝喂奶时,突然感觉宝的身体发热,可能是宝吃奶使劲的缘故吧,我没有太多想,宝宝吃完奶后照例呼呼了。在我们睡觉前,几次去看宝都发现宝的身上挺热,又想着可能是天热的缘故,少盖点吧,明天再看情况。幼儿急疹全攻略

二、6月2日,高烧至39.4°,高度疑似幼儿急诊

早上7点宝醒了,喂奶的时候给宝量体温:37.8°,低热,宝没有别的症状,不咳嗽不流鼻涕,我赶紧用温水擦宝的全身进行物理降温,体温略有下降。下午提前回家亲自哺乳,宝爸也提前回了,一量宝体温:38.4°,体温继续攀升,但宝除了身体发烫外,仍没有流鼻涕、咳嗽、食欲不振的症状,只是精神状态略微有点点差。我喂奶、哄他玩、温水擦身体,希望能让宝宝物理降温。晚上6点多,再次量体温:38.9°,持续上扬,这时宝开始啊啊哭起来,直揉眼睛打哈欠困了,却很难入睡。宝爸沉不住气了,坚持要求去医院。我怀疑宝宝可能是得了幼儿急疹,这样高烧三天烧退疹出自然就好了,不需要吃药。而且通过以前学过的知识:发烧并不会烧坏孩子,因此想依靠宝宝自身的抵抗力,坚持到明天再说。但终究架不住宝爸的威逼和宝宝的哭声,心里也开始发虚,只能妥协去儿童医院。路上量体温蹭蹭上涨,高达39.4°。到医院后先化验,血相正常,医生再检查心肺正常,嗓子略有红肿。我一再询问医生是不是幼儿急诊,大夫只说可能是,并开了一堆抗病毒感冒的、退烧的、治嗓子喷剂类的药。从医院回家路上,在晃晃悠悠的车里,宝宝吃奶终于睡着了。到家21点多,宝宝沉沉入睡,连换衣服都不醒。幼儿急疹全攻略

我上网查资料,根据宝不哭不闹的状态我决定不给宝宝喂退烧药,让宝宝不受干涉的自然发烧充分出疹子排毒,耐心等待宝宝自然痊愈。

三、6月3日,继续高热,一度烧至39.5°

早上起来,量宝的体温:37.8°,体温有所降低。白天江南的精神状态还好,只是下午吃辅食排骨肉面条,宝吐了,只吃了点白粥。上午体温略低,下午2点体温38.4°,但宝的状态还好。可等我下班回家,宝见着我崩不住了,开始哼哼继而哭起来。再量宝的体温39.5°,宝的身体摸着都烫手,干热干热,没有一滴汗,真是惹人怜啊幼儿急疹全攻略。由于高烧宝宝不舒服,我和宝爸带宝宝去小区花园转转找些乐子,分散宝宝的注意力,玩儿累了、开心累了争取自然入睡。回家后七点半,宝没吃奶就睡了,身上继续高热。半夜宝醒四次,每次或吃奶或拍拍哄哄,宝都哭闹一阵再度入睡。5点50又醒了,感觉宝的体温明显降低,应该不超过38度,宝吃奶后继续睡觉。

四、6月4日,继续发热

早上7点20,江南彻底醒过来,体温37.8°,温度不高但两天的高烧把宝都折腾乏了,体力明显没有以前好,只是精神头还不错,圆圆的眼睛滴溜溜直转,对周围的东西依旧很感兴趣。白天宝继续保持低热,但开始不停出汗不再是干烧,精神状态还不错。发烧前宝宝三四天一次大便,从发烧后治便秘的药也不喂了,但这一周每天都拉臭臭,这两天偏稀,估计还是与发烧相关的。下班回家,宝宝见着我也没有哭闹。晚饭后19点,给宝宝洗个澡,之后宝宝又出现高烧,情绪也不好。喂奶宝宝不吃,哄睡觉也困难,陪着他一起睡好容易睡着隔半小时就醒一次,体温还是挺热。半夜21点、22点30、23点、1点半、6点,宝宝几次醒来,仍然是或吃奶或喂水或拍拍哄哄后再度入睡幼儿急疹全攻略

五、6月5日(宝10个月23天),热退疹出

7点20宝醒了,量体温37.5°,宝已经连续发烧三天。喂奶时,发现宝的胳膊上有零星几粒小红点,但当时我还不能确认就是出疹子。中午时分,疹子就发起来了,主要集中在脖子、肚子和整个后背,烧完全退了。下班回家,看到宝的疹子心里既踏实放心了,又特别心疼宝宝。晚上喂奶之后,宝很困却怎么也睡不着,20点开始哭闹,折腾一个半小时才入睡,一小时后又醒了继续哭,折腾几次直到后半夜才连续睡了三小时。

六、6月6日,疹子大规模萌出

今天星期六,终于能整天陪着宝宝了。早上,宝继续发疹子,肚子、前胸、后背增加很多,脑袋上也有,呈颗粒状,只有右脸发得很多,连成了玫瑰红的一大片。宝一天精神萎靡,平时白天只睡一觉一个多小时,但今天上、下午各睡一觉,每次两小时,而且都不用喂奶哄,我陪他一起躺着,拍拍他摸摸背,一会儿他就迷迷糊糊睡着了。下午睡醒后左脸也出来很多,形成了一小片一小片的,胳膊、腿也有一些。食欲明显受影响,下午吃辅食平时吃的一碗面条剩小半碗。晚上19点很快又睡了,半夜只吃两次奶,比平时减少一次。

七、6月7日,疹子开始消退

星期日,疹子颜色开始变淡,特别身上的疹子开始消退。虽然宝能玩能乐,但精神仍旧萎靡,上午依旧9点睡到11点,下午3点睡到5点,哄睡也很容易,只要我陪着睡就可以。食欲继续不佳,下午的辅食吃得很少,只吃了几口粥。晚上擦洗身体后,19点40吃奶后就睡了,半夜12点15、3点20再醒两次吃奶。一晚上基本不哭,除非我离开上洗手间,他立马清醒嗷嗷大哭,又敏感又恋妈。

八、6月8日(星期一,宝10个月+26天),康复期

今天宝基本恢复正常,全身的疹子已经褪去,只有左右脸蛋儿成片的疹子还有点浅红。精神状态非常好,能吃能玩能乐。白天睡眠也不错,上午睡了近两个小时,下午半小时。由于加班晚上19点我才到家,宝身体舒服了,见着我也没了以前的热情劲,缓了缓神才伸长胳膊呼唤着要我抱。这几天江南都没洗澡,身体黏黏糊糊的,宝自己也不舒服。我给宝宝好好洗个了澡,在澡盆里江南玩得真开心。19点55喂奶后宝就睡着了。半夜醒三次,吃两次奶,吃完也就睡了,表现尚好!

九、6月9日,重出江湖

早上6点宝醒了,精神抖擞,恢复了以往的生龙活虎劲儿。疹子基本褪去,只有右脸蛋还有成片的淡粉色,但摸上去不突出变平滑了。宝恢复健康,也重出江湖到室外活动了,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晒晒温暖阳光,宝开心极了,又成为了小区里“著名的活跃份子”。^0^

白天睡眠很好,上午睡一小时,下午近两小时。烧退以后大便基本两天一次,虽不是非常理想但已经有很大改善了。晚上加班到家快八点,宝见了我特亲特高兴。这个时间平时宝已经睡了,我赶紧给宝洗澡,穿纸尿裤、换衣,喂奶。吃奶后看似宝睡着了,但放小床上宝翻腾几次又醒了,只好抱着宝接着哄。宝赖在我的怀里,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我,我逗逗他的小手他就咧嘴直乐,如此看来,宝虽然很困,但还是想和妈妈多亲近一会。又过了20分钟,我将宝抱到大床上,陪他一起睡。宝睁大眼睛看着我,我摸摸他嫩滑的小胳膊小腿,再摸摸背,宝渐渐招架不住终于闭眼呼呼了,这时已经快九点了。半夜仍旧醒两次吃奶,吃完即睡。

十、尾声

江南脸上的疹子颜色慢慢变浅、逐渐消失,大约一个星期后完全消退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终于这场来势汹汹的“幼儿急诊”渐行渐远消失殆尽了。

十一、总结

江南整个病史与书籍上介绍的基本相同:高烧三天,出疹子三天,之后开始逐渐康复。

发病初期的高热时,只要宝宝精神状态还好、不太哭闹,完全不必喂退烧药和其他药,让宝宝充分发热有利于充分出疹子排毒。

高热时,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温水擦、温水洗澡都可以,也可以带宝宝出门玩儿,分散注意力使宝宝有份好心情。出疹子后,则最好避免外出吹风。

整个生病过程,宝宝饮食清淡一点,同时注意多多睡觉休息。

十二、意外收获

江南便秘并由此导致的脸部变花一直困扰着我们,食疗不起作用、喂药宝宝不太配合,没想到幼儿急疹意外的送给我们一件大礼。幼儿急疹可能会导致宝宝轻度腹泻,可能是这个原因,高烧那几天江南一天一次便便,高烧过后一天或两天一次,便秘就这样悄悄的远离了。一个多星期宝宝没有出门晒太阳,加上排毒顺畅,宝宝脸部的皮肤也渐渐转好,以前特明显的花斑逐渐变淡,皮肤也光滑细腻白净许多,我们都为宝宝的这一收获惊喜不已幼儿急疹全攻略

宝宝经历了这场高热、排毒的过程,阶段性清除体内垃圾,以全新的状态迎接明天。

江南,祝你健康!幼儿急疹全攻略幼儿急疹全攻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