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月东北行(五)

(2023-09-08 14:41:54)
标签:

旅游

       到沈阳的第二天,行程安排的是沈阳故宫和大帅府。这两处地方,都曾经发生过中国历史上许多大事。
       首先说说这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在清代尚有盛京宫殿、陪都宫殿、留都宫殿或奉天宫殿之称谓。其始建于努尔哈赤时期的1625年,建成于皇太极时期的1636年,后经康熙、乾隆时期的改建、增建,形成了现今有宫殿亭台楼阁斋堂等建筑100余座、500余间,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格局面貌。这是清王朝的第一座大气庄严的帝王宫殿建筑群,具有浓郁多姿的满族风格和中国东北地方特色。沈阳故宫是在明王朝走向衰弱,满族不断崛起的历史背景下创建的。1625年,努尔哈赤出于战略考虑,定沈阳为都城,并在沈阳旧城的中心,修建了议政之所--大政殿和十王亭,是为营建沈阳故宫之开端。1626年努尔哈赤辞世,其与孝慈高皇后所生之第四子皇太极继承汗位,续建了由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麟趾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组成的大内宫阙。就是在这座宫殿里,皇太极将女真改称为满洲,于1636年将国号改称为"清",并正式确定了宫殿之名。迄皇太极逝世止,盛京宫殿始终是清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
       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于1625年开始创建,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大政殿为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殿顶满铺黄琉璃瓦且镶绿色剪边,十六道五彩琉璃脊,大木架结构,榫卯相接,飞檐斗拱,彩画、琉璃以及龙盘柱等,是汉族的传统建筑形式;但殿顶的相轮宝珠与八个力士,又具有宗教色彩。大政殿内的梵文天花,又具有少数民族的建筑特点。在建筑布局上与十大王亭组成一组完整的建筑群,这是清朝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具体反映。这个区域场地开阔,建筑对阵工整,所以吸引了很多身着清代服饰,借助宫殿建筑当背景拍摄年代艺术照的,于是格格贝勒满地跑,仿佛时空穿越。
       中路--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于1627年至1635年建成,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地方。凤凰楼于1627年-1635年建成,是当时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举行宴会的地方。清宁宫修在三点八米的高台上,是五间硬山前后廊式建筑,在东次间开门,寝宫和宗教祭祀连在一起,西屋内三面火炕和火地,窗从外关,烟筒设在后面,这是满族的建筑特点。这些宫殿镶嵌的龙纹五彩琉璃,栩栩如生,雕刻彩画精致生动。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历史上著名的孝庄,就是在这里诞下了顺治帝——福临。
       西路--戏台、嘉荫堂、文溯阁和仰熙斋等,于1782年建成,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沈阳)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整个建筑设计和布局,反映了皇帝的所谓"尊严"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由于本身建筑的性质所限,相较于东路和中路,这里游人相对较少,略显孤寂。甚至偶尔还能看到麻雀在地面觅食。仰望天空,都是高大的墙垣,天是方的。
    走出故宫,回望,自己仿佛经历了四百年的时光隧道,历史擦身而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