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图片:去年夏天,依和姥姥姥爷在日坛公园)
草稿箱里面的屯文,居然屯了大半年。
“家教”这个概念很广,大到情商,小至家居布置。我这里只涉及到日常孩子行为习惯的一些细节处理。
我一直都认为家庭教育很关键很重要。
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技巧,性格的形成,品位的建立……似乎绝大部分的功效都来源于家庭。
做了妈妈以后,你会不会发现在对待孩子的态度、处理自己与孩子关系的模式上和自己的父母很相似?
即便生气时候对孩子发脾气说出的话听着也都有些耳熟,自己童年时期妈妈也是这么说的吧?
很多时候即便我们学习科学的育儿理念,但如果不绷住那根弦,很容易掉入习惯的陷阱,与父母儿时相处的模式会不知不觉地生发出来。
可见,家庭的影响力是多么巨大,养成的习惯又是多么根深蒂固。
所以,我尽量在反思自己作为妈妈不合格之处,希望能够给予依依一份良好的家教。
上次依出其不意地得了幼儿急疹,我休了八天假在家陪她,依爸出差一周,因此那几天都是我们母女俩抬头不见低头见。
我可能应该算严母的类型吧,依依两岁以后我很少抱她,除了她生病难受的时候,出门一般她要求抱都会被我拒绝,而家里和她讲条件最多的人也是我,延时满足,或者有些要求干脆被驳回。
一天早晨,我给依和我每人冲了一碗黑芝麻糊,当然她的碗比我的小,因为她喜欢喝,很快就喝完自己的了,问我锅里还有没有,我说是直接冲在碗里的,她说还想喝,我说没有了,想喝的话第二天早晨还会给她冲。要是家里其他人当时在的话,多半都会把自己碗里的倒给她。但是我其实是不愿意她只想到自己,提出类似要别人碗中食物的非份之想,况且即便是自己爱吃的东西也要学会有节制。
以前每天早晨,不管依是5点还是6点醒来不睡觉,我或者依爸都会起床陪她玩,慢慢随着她大了,懂事了,我告诉她,爸爸妈妈前一天工作睡得很晚,早晨还想再睡一会儿,要她自己玩一会儿,依依就很懂事地和我说:“好的,妈妈,你再睡会儿吧。”(虽然自己跑去玩橡皮泥,一会儿又回来端着自己做的“美食”让躺在床上的我品尝,还不忘记每次走出卧室都说一句让我睡觉的话)但是,她真的已经开始慢慢独立了。
以前给她看歪歪兔,她对里面的一句话印象很深刻“爸爸妈妈忙的时候,你就先自己玩一会儿,爸爸妈妈一有时间就会来陪你的。”我是职场妈妈,一有时间我会全心陪依依玩,但是在我做家务和打理业务的时候,依依还是要学会自己玩的。原来,我每次接客户电话的时候,依都会在一旁大喊大叫表示不满,想引起我注意,但是在我之后的教导中,她明白要和爸爸妈妈说话,必须等爸爸妈妈挂了电话以后。这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
依依小时候姥姥姥爷十分疼爱她,也出于为她补充营养的想法,每次吃烧饼都会把整个带芝麻的皮撕下来给依吃,后来我发现依就此养成了挑肥拣瘦的习惯。吃饺子只吃馅,豆沙包和糖三角只吃豆沙和糖……而这是不被我允许的,我问她:剩下的面怎么办呢?依依知道食物不能随便扔掉,于是说给妈妈吃。我又说我自己有啊,而且我也觉得糖和馅好吃,她不愿意吃的就给我吃,公平吗?公平意识很强烈的依一听到我这么说,就开始吃了。
餐桌上的礼仪每天都在纠正:脚放平,坐端正,嘴接着盘子不能把食物撒一桌子一地,不吧唧嘴,尽量不说话,想让父母帮忙夹菜要说“请”……
一日,依依打不开奶酪瓶上面的那层纸,我撕不开,让依爸帮忙,依爸也撕不开,就剪了一剪子,我撕下来那层纸,纸上带走了一些奶酪,依撅起嘴说:“你看你们把我的奶酪都弄得不完整了。”我提醒她,我和爸爸费了半天劲没听到感谢的话,反而听到的都是埋怨,心里有点儿不舒服呢,依十分不好意思,对我们说了谢谢。
正是生活中的这些点滴细节慢慢造就着孩子。
我深信,“人之初,性本恶”,善良、宽厚、知书达理都要靠后天的培养,尤其是家庭的培养。
我的围脖儿(http://t.sina.com.cn/yiyibaby),记录依依实时动态,也会发发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