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现在每次出门,看到背巾中的小婴孩,看到小推车中的小宝宝,我都会不禁感慨,时光穿梭,两年前的依依也是这个样子,如今已经长大了。回顾自己成为新手妈妈的那段时期,伴随着欢心喜悦的还有踌躇、恐惧、焦虑与不知所措的心情:
依依睡觉的时候我总担心她趴着睡会窒息,隔一会儿就去卧室看一眼;
推着车在小区散步,脑海里总出现我推着她被汽车撞倒的画面;
更别提她流鼻涕,咳嗽、发烧等生病时我内心的焦急。
经过这两年多,我得到了很多历练,小病之类的根本不跑医院,流鼻涕的话也不是什么坏事,摔个跟头我也不大惊小怪了。真是随着孩子的成长我的心理也“坚强”了很多。
但随着女儿活蹦乱跳,越来越知书达理之后,她的小脾气、小心思又成为我的困扰。
为什么她那么爱哭?情绪变化迅速?
为什么她很多时候那么不听话,即使提醒甚至警告过的话也被她当成耳旁风?
为什么很多时候她那么逆反,明令禁止的事情她总要和大人对着干?
依依今年2月上幼儿园,一直不适应,也是在经历了一个半月老师和我们共同的努力之后,她才逐渐适应了每天去幼儿园的生活。小区里一个小朋友的姥姥听说后的反应是:没想到,像依这么开朗懂事的孩子也要花这么长时间去适应。
其实,小孩子总归是小孩子,她的内心哪里有那么强大,更何况我们给她的安全感并不完全。平时对待她的态度也比较简单,有时甚至还有些粗暴。
比如周六依脑门上摔了一个大包,就像年画上的老寿星,她走路摔跤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和她谈过多少次了。但她似乎从未上过心,还是喜欢一边走路一边摇头晃脑,要么就是人朝前走,头朝后看。总之这次是没看脚下的台阶摔了。我第一个反应是心疼,第二个反应是气愤,把趴在地上哭的依抱起来以后,我先观察了下伤情,安慰了几句就开始批评她了。现在想来,真是不应该,其实她摔了以后除了疼的哭,心里也充满了懊恼和悔意吧。再听到妈妈在耳边不停的指责,应该是更难受。如果我当时只是和她“共情”,抱着她说:“摔的一定很疼吧,哭一会儿可能就不那么疼了,等回家妈妈帮你冰敷一下就会好了……”她心里肯定会是另一番感受。是啊,道理可以放在后面适当的时候再讲。
昨天,因为住在姥姥家,半夜两点我和依都被热醒了,依依就吵着要喝奶,无论我劝说(喝点水)亦或威胁(取消第二天因为不喝夜奶而奖励的零食),依依的反应就是哭着说:“我就要喝夜奶。”早晨起来,我们全家就喝夜奶的事情又批评了她(仔细想想,谁喜欢早晨一醒就被别人批评啊?),爸爸说要带她看《忙忙碌碌镇》的动画片,依依就说想看小猪吃饭的,我和依爸谁也不知道是哪一段?依依自己又不描述,结果依爸有些不耐烦地说“再哭就不给你看了啊。”于是,依哭得就更厉害了。
想一想,其实上面的两件事,如果我和依爸能转变态度和对依说话的方式,她一定不会这么伤心。
平时我们也会说:“你再哭,我就走了啊。”之类的话,所以依心里也缺乏足够的安全感。
有时候她反要故意惹我们生气,也是想借此试探我们的反应和对她的态度吧。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当他们不断挑战着我们耐心极限的时候,我们的反应对于孩子来说却很重要。
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想要和他们产生“共情”,真正从他们的感受出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喜欢让孩子听话,接受劝告,也习惯了在他们“闯祸”之后批评他们,对他们发脾气。
所以想“共情”的最难之处还是在于改变我们自己。
希望孩子能拥有一颗体恤他人的心,父母必定先要学会体恤他们。
希望孩子乐观开朗,父母必定要读懂孩子的心,不对他们妄加指责和评判。
不是丧失原则,只是态度要温和。
宝贝儿,妈妈很爱你。
但是妈妈需要学习该如何爱你。
为了好好爱你,妈妈决定先从改变自己做起。
我的围脖儿(http://t.sina.com.cn/yiyibaby),会发发身边儿的新鲜事,总之我在玩,如果感兴就加个关注吧!*^__^*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