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走了之后,家里终于能得以暂时消停下来。
每天接依依放学,和她一起去菜场买新鲜蔬菜或者水果,然后一起回家,我准备晚餐,她给我帮忙。这似乎成为目前周一至周五我和女儿傍晚的固定节目。
如果我不给她找些事情做,依依就总喜欢让我抱着她,连带着我什么事情也做不了,所以我就尽可能多地让她做事情。
有时候,回家第一件事是给她洗澡,那么换洗下来的内衣让她自己试着洗好了,告诉她不要把水弄到地上,她就会尽可能地小心。
用她“玩水”的时间我可以烤上红薯,把米饭蒸上,粥熬上,把晚上要炒的两个菜备好。
然后我去“帮”她洗衣服,让她擦地;我晾衣服,让她帮我拿;我回厨房,让她帮我剥蒜……总之,有点儿像用童工哈。
活儿干得差不多了,我再和她听听音乐或看看书或画画或剪纸或让她骑会儿自行车,依爸也就回来了。
不过,一个人带孩子有的时候还是像打仗。地上、桌子上会狼籍一片。我开始训练让依自己收拾,她实在做不好的时候我帮帮忙。还是用嘴帮的时候偏多。

我的经验:勤劳的父母,孩子很可能懒惰。因为父母亲力亲为,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打理得很好,久而久之,孩子养成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习惯。这不怪孩子,只怨父母。
很能干的父母,孩子却偏偏无能。
现如今,社会精英需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时间精力与心思,和别人周旋,为金钱打拼,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十分可怜,也很难从生活的一点一滴教导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丝毫不钦佩这类精英,还是平凡点儿让人踏实。

与其让依依懒惰,不如我做个懒妈妈。
多给她派活儿,其实动手也就是动脑的过程。
玩什么不是玩啊,对于她来说,做感兴趣的家务就是在玩。
她是多么乐于从米桶里舀出米倒入锅中,然后再抓两把绿豆,两把莲子进来。
她多么喜欢站在厨房的小板凳上看妈妈炒菜,拿着放盐的小勺随着妈妈说再多一些还是少一些控制着勺子里的盐量。

中国现在的富人真不少,但很多人富着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孩子交给了保姆。是啊,自己哪有时间,赚钱的时间还不够。
这样的孩子似乎不用培养自理能力:房间保姆收拾,被子保姆叠,碗保姆刷,衣服保姆洗,地保姆擦,孩子只管学习就好,其实这样的孩子往往学习也好不了。没有参与精神,自己的劳动无法获得肯定,缺乏自信、责任心与进取心,依赖性强。
管理不好自己生活的小孩,同样无法管理好自己的学习。
目不识丁的老农对孩子说:“儿子,你老爸没本事,你自己的路就指靠你自己了。”于是,孩子为自己很努力地生活。
家财万贯的城里人对孩子说:“你只管学习就好了,家里其他的事情不用你操心。”于是,孩子成为成绩的机器,社会的废物。

所以,我要立志做个懒妈妈。对孩子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负责自己的生活。
记得我上中学时,每次考试,我妈基本都不问我考得怎么样?都是我主动说:“这次考的不是很满意,考得不理想。”之类的话,我妈的回答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找到差距,下次会考得更好。”正是这种让我自己管理自己的态度,使我没有厌学情绪,自己很主动地学习。
依依学会走路以后的摔跤我很少扶她,都是用语言鼓励她自己站起来,所以到现在她一般摔跟头都很自然地自己站起来,也很少哭和哼哼。除非真的摔得很痛。
她对事物的好奇,我也尽量鼓励她自己多观察,让她自己去发现,而不急于告诉她答案。养成她自己思考的习惯。
最初上幼儿园的不适期,我也经常给她打气,建议她如果感到无聊的时候可以观察老师和小朋友都在做什么。据老师的描述和视频,她真的是在这么做呢。

我相信,越对孩子放手,越相信他们,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他们也就会越来越出色。
我的围脖儿(http://t.sina.com.cn/yiyibaby),会发发身边儿的新鲜事,总之我在玩,如果感兴趣就加个关注吧!*^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