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原创/依依宝贝,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听一个同事说,她的朋友带孩子参加北京某名小学的面试经历,真令人咋舌。
因为这个孩子家不住在学校按片划分的区域内,所以家长托了比较“硬”的关系,想到该小学“借读”。
依妈从同事的转述中都能感觉比天气还炙热的现场气氛,就不用说亲身经历的家长了。
给依妈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以下几点:
一、所需证件一大堆
除了孩子的相关证件及证书(比如某类比赛得过什么奖、钢琴或者围棋类的级别证书等)注意,这可是考小学!还要求父母双方同时到场,携带结婚证、父母双方的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各类获奖证书等。据说门口有校方人员当场验真伪。
另:单亲家庭的子女不收;如是再婚家庭,要求孩子的亲生父母同时到场。
托关系的人需要把联系人的姓名、职务与联系方式写在递送的材料上。
据说,因为现在的孩子从小都会很多东西,所以学校招收的条件是开始挑家长了。
那么都要求孩子什么呢?
二、对孩子的考试
要求会写字;
能数数,会简单的加法;
语文有朗读测试,如果朗读过程中有不认识的生字,老师会告诉孩子,等朗读结束,老师会回过头来问刚刚教的生字;
英语字母、儿歌。
除了此类知识性、记忆力的考试,还有运动能力的测试。比如:大动作类的是让男孩扮猴子状向前跑,女孩学兔子蹦。
这些考试如果放到30多年前让依妈幼升小的时候参加,依妈恐怕是上不了这小学的。
所以如果现在幼儿园不学这些知识,那么孩子在小学里面的压力会是怎样的就可想而知了。
都说让孩子早识字不好,但现实却是如此冰冷无情,这入小学的考试不仅要求你识字,而是要求已经会写字了。
如何在正确的教育理念与中国的应试教育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是留给家长的课题。
即便孩子能考上,好,这所小学万柳分校的赞助费起步价是8万人民币。
依妈得知这考学的情形,直觉可笑又可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