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年征文
书卷多情似故人
柳城县太平中学
08-5班
唐忠萍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半点尘。”书,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特别的钟爱。
我爱读书,无论是清新流畅的散文,寓意深刻的小说,还是意境深邃的诗歌、富有哲理的杂文,都时常置于枕边。文中曲折离奇的情节。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它们都使我着迷,那精辟深奥的哲理、一语半言中的真知灼见教会了我学会沉静深思。每每夜深人静之时,皎洁的月光从窗缓缓泻入帘内,伴随着明亮的灯光柔柔地映在掀开的书页上,分不出是月光还是灯光,我心似乎陶醉,在似梦如幻的恍惚中,我如觉穿越了时空的界限。
读保尔的坎坷人生,读鲁迅的铮铮铁骨,读三毛潇洒的旅程,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读琼瑶的缠绵悱恻,读金庸的刀光剑影,让我领略人生的纷繁色彩,悲欢喜乐,犹如我的童年的烦恼与欣欢,置身于其中,总有一份我的心灵交汇,如我似我,如朋似友,自有如与故人相倾诉。
读到清新秀丽的诗词,我就会在心中仿佛吟唱,心中为自己编制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读到内涵丰富的书,便会感觉自己知识的苍乏与浅薄。读到妙趣横生的词句,总为那幽默风趣的言辞而忍俊不禁。
曾几何时,我为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拼搏奋斗;为先贤“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方自知”啧啧称叹;为故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博览群书。曾几何时,欲与李白共“邀明月”,也曾如苏轼“把酒问青天”,与朱自清共赏“荷塘月色”之佳景。……正由于书,它赐予了我学会了激昂与浪漫,憧憬与清净,……真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与谈笑中。”
我这个人一生缺少的是一种东西——自信。只要一件事情作不好,就垂头丧气,觉得自己没能力。每每父母举一些名人的例子来教育我时,我总认为他们生下来就聪明,就具备了当总统的天赋。为此,爸爸给我买了本,《世界名人传记精粹》,让我好好领悟,提起这本书,我可要滔滔不绝啦!
这本书里记载着举世闻名的科学家、教育家、评论家及电影明星,体坛名将等人物的精彩故事。有曾创造最重要的国际人造语言——世界语的柴门霍夫,被称为无与伦比的“音乐神童”的莫扎特,有16岁就成为有能力的化学家,并能流利说英、法、德、俄、瑞典等众多国家的诺贝尔……简直不胜枚举,特别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安徒生的故事了。
安徒生是蜚声世界的童话大师,他,家境贫寒,当鞋匠的父亲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是一个洗衣妇,每天要洗堆积如山的衣服来维持家。安徒生没有得教堂接受良好的教育,青少年时靠艰苦的自学,后来在别人的帮助下进入了中学。在这样困苦的环境条件下,他却撰写出了许多令人青睐的童话故事,后来被译成多国文字,扬名于世。在着艰苦的条件与卓越的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正体现了他的精神所在吗?
想想自己,与他有着天壤之别;虽然父母没什么文化,但不是很贫穷,至少我有好的学习条件和优越的学习环境,但为什么还对自己将来缺乏信心呢?正当我困惑时,柴门霍夫、莫扎特、诺贝尔犹如从遥远的时空向我走来,如故友般慈祥亲切,让我信任,又如在我耳边叮咛鼓励,让我勇敢、顽强,使我坚毅起来,鼓舞我向前踏步,永不停息。从此,当我烦恼无聊时,书成为了我的朋友,它给我带来了更多的知音与无形的帮助。
爱书,读书,让人找到了人生道路上光明的指标;品味书,犹如沐浴浩瀚的知识的海洋,让人的灵魂自由地徉;心存有书,犹如时时刻刻携故友于身边,在你孤独的时候互相倾诉衷肠。
俄国大文学家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而却言:书,是人类的良师挚友,是人类精神家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