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销售2

标签:
沈阳心理咨询顾客销售心理学 |
。。。。。
有的门市说:“那你我们老板跟我说一声吧。”
顾客说我出去给你们老板打个电话,然后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因为他根本不认识你们老板!
你也不能说:“你根本不认识我们老板,净忽悠我!”
他肯定不买!
其实顾客说认识你们老板,他就真的认识吗?
百分之99的人不认识,最多跟你们老板一面之缘,泛泛之交,他连你们老板的电话都没有,你让他怎么打电话!
有人说,他要真认识怎么办?
那么我们找认识的人买东西会怎么做呢?
直接打电话过去:“老张,我去你店里拿件衣服,你给优惠点。”提前就打好了招呼。
所以对待不认识说认识你们老板的人,不要当面揭穿。
我们做的是把面子给他,但绝不降价!
这么说:“能接待我们老板的朋友,我很荣幸,”承认他是老板的朋友,并且感到荣幸,下面就开始转折了:“只是,目前生意状况一般,你来我们店里买东西这件事,我一定告诉我们老板,让我们老板对你表示感谢!”就可以了。
这里注意一点,转折词不能用但是,因为但是已经让人们反感透了,换成:只是、同时、还有一个词是而且,这个词不常用,但效果很好,大家可以试试!
“老顾客也没有优惠吗?”
“您是老顾客,更应该知道我们一直不打折的!” 错
“知道您是老顾客,给您报的价格就是底价!” 错
“你是老顾客,都没给您多报价!” 错
“老顾客也没有优惠吗?”很多老顾客这样问到。
其实各位想一下,老顾客来你这里买东西绝不是因为你这里比别的地方便宜!
现在的社会是供过于求的时代,任何商品都可以找到很多个贩卖的商店。
一只诺基亚手机,在国美和在苏宁没有什么变化,都是诺基亚手机。
不同的是你这个人!
因为他喜欢你,所以才成为你的老顾客,如果讨厌你,第一次就不会在你这里买,更不会成为老顾客。
一句话:他觉得你们不仅是买卖关系,更多的是朋友关系!
顾客那你当朋友了,他觉得这是我朋友的店!
他甚至可能对他的朋友这样说:“你要买诺基亚手机,就去XXX店里找那个小张,我跟他是朋友,你提我的名字,他一定对你很照顾的!”
所以,当老顾客提出优惠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接拒绝:“您是老顾客更应该知道这里不能优惠!”你这样说,就把老顾客给打击了,老顾客就会想:“我来这么多次了,难道我不知道不能优惠吗?我也就是这么问问,你就直接把驳斥了,你的意思,我更应该知道不打折,不应该问这么白痴的问题?”
那么怎么回答呢?
首先要把面子给老顾客,让老顾客感觉到你的诚意!
这么说:“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这么照顾,能结实您这样的朋友我感到很高兴,只是我确实没这么大的权利,要不您下次来有赠品的话,我申请一下,给您多留一个。”就可以了!
老顾客本身是因为和你有感情才来的,而不是为了你比别的地方便宜才来的!
只要你不比别的地方高就可以了!就能留住老顾客!
20%的老顾客创造80%效益。千万别宰熟!
“你们家的品牌几年了?我怎么没听过啊?”
“我们这么大的牌子,你都没听过?”错
“可能您逛街的时候没看到。” 错
“你没听说的牌子多了。” 错
只要你回答了第二个,顾客会一直问下去,问到他满意为止!
所以遇到这个问题我们要引导他。
怎么引导?
问!
“我怎么都没听说过?”
“您什么时候注意到我们品牌的?”“今天刚注意到。”“那太好了,正好了解一下。”
直接带过去,不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
“款式过时了!”
这样的问题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真的过时了!另一种是新款,但顾客看错了,看成过时的了。
我们先说第一种情况——真的过时了!
东西确实过时了,顾客说的对,很多门市会说:“这是经典款,好东西永远流行!”或者:“是的,好东西才会卖这么久!”
这些说法都不能算错!因为没有否定顾客,而且把东西说出好了。
但我不是这么说的!
顾客说:“过时了!”我的说法是:“所以现在买最实惠!”
对于第二种顾客看错了,把新品看成过时了!
我们一是不能否定顾客“这是新品,您看错了!”
二是不能承认这是老款,因为它确实是新款!
那么我们怎么说呢?
我们这么说:“是的,这一款确实和以前的那一款有些类似,只是(不要用但是)我们在这里做了一些创新。。。。,在这里也做了一些创新。。。。在这里还做了一些创新。。。。”最后让顾客自己得出结论:这是新款!
不要否定你的顾客,即使他是错的,也要先认同,再引导!
”老板,我不需要这么好的东西!”
当我们给顾客推荐一款我们自认为不错的商品,顾客也觉得不错,但就是太贵了,有很多功能用不上,或者没打算买这么好的东西,顾客常常会说:“我不需要这么好的东西!”
很多营业员会说:“其实这也没那么好!”一句话把之前说的全部否定了!
好东西,谁都喜欢,他只是觉得价格高,或者是超出自己预算了而已。
如果喜欢,就是感觉价格高,
我的答案是这样的:“这样的价格,买这样的东西,已经是最划算的了!”
超出我预算了!”“我钱没带够!”
当你给顾客介绍完以后,顾客说:“超出我预算了。”这时候很多门市会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转介绍商品,而且有的门市还说一句话:“我们这边有便宜的,您这边看一下!”
顾客会随便看两眼,然后离开,因为你让他感到了一点侮辱的感觉,好像他只能买便宜货。
所以,记住,转介绍商品,是最后一招!
实在不行了再转介绍!
顾客说:“超出我预算了!”我们怎么办呢?
他只是说,超出预算了!
如果你是老门市,那么从他的穿着打扮,从他的言谈举止,能够感觉出,他能不能买得起。
如果你是新营业员,那么怎么办呢?
问!
直接问!
“先生,您的预算是多少?”这样顾客会报一个数字,看他报的数字是多少!
如果你的东西是1000,他说我的预算是800,那你就知道了,不是超出预算了,而是他想便宜200块钱。
这是我们要做的是继续介绍商品,不要在价格上纠缠,通过构图、触摸等方式让他爱不释手,就可以了。
如果你的东西是1000,他说我的预算是200,那么就是真的超出预算了,那么这时候,我们再转商品。
但转商品的时候不要说:“这边便宜,你可以到这边看看。”一定要顾及顾客的尊严。
我们这么说:“先生,我们这边也上了一些新款,我来帮您介绍。”
顾客过去一看是便宜的,他就会明白了,这样你给了顾客面子,也赚了商品。
顾客问:“你们公司倒闭怎么办?”于此类似的:“你们品牌撤柜怎么办?”“美女,晚上一起吃饭吧!”
很多门市听到这样的话第一反应就是证明公司不会倒闭!
“我们公司是世界大公司,资金雄厚,品牌卓越,服务客户多年。。。。。”等等,全是证明公司实力的话。
“我们公司撤柜,还有商场呢,现在商场都对商品负责!”
“我们全国连锁,这边撤柜还有其它地方。”
这次回答不能说不对,但是不好!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大家考虑一下:顾客在什么地方会说这句话!
对,在最后的时候才会说出,顾客绝对不会一进门就说:“你们公司倒闭怎么办?”
换句话说:顾客问出这句话的时候,一定会买的!
你准备好收钱就行了,不要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
那么怎么说呢?
首先,不能说我们公司不会倒闭!更不要证明公司不会倒闭!
因为你说不会倒闭的时候,顾客听到的是倒闭两个字,因为不这个字,在人的脑海里不会出现印象!而倒闭这两个字,顾客却能听的最清楚!
我举个例子:你的绝不会买一头粉红色的小象!
你脑海里出现的一定是粉红色的小象的图像,而没有不这个字。
一次不要强调不会倒闭,因为顾客听到的都是倒闭。
媒婆介绍对象的时候,常说:这个人长的不是很帅,其实就是难看,但如果换成这个人长的难看,那给人的感觉完全是两回事!
那么怎么回答呢?
一句话带过去!
“先生,您开玩笑了!”就可以了,然后说:“您看您是刷卡还是现金!”不管刷卡还是现金,都买了!
“美女,晚上一起吃饭吧!”千万不能说:“滚,你个流氓!”生意一下就完了!
而要说:“先生,您开玩笑了,您看你是刷卡还是现金?”
就可以了,不要在这个问题过多的纠缠!这才是主要的!
首先,当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先分清是真的还是假的,很多顾客利用这种方式实现打折的目的,当然对顾客来说,无可厚非。
其次,我们想一下,她为什么不在那个商店买?如果她看中的话,或者非常喜欢的话,在那个商店买应该顺理成章的,当然我们不排除货比三家的可能。
再次,不要诋毁那个商店,毕竟是同行。
那么怎么回答呢?
我一般这样回答:
“小姐,您说的那个店也不错,里面的东西也不错,只是你先试试这件衣服合适不,即使同样款式的衣服,因为质感的不同,穿在身上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先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你肯定不会要的!”
在此提醒一点:不要说那个店的名字!
因为每说一次,就会加深那个店在她脑海里的印象,我们用“那个”来代替,从而淡化处理。
“我再看看吧!”
很多门市员听到这句话,头就开始疼了。
因为顾客要离开,因为顾客到其它门店被拦截下来的可能性太大了,因为顾客回来的可能性太小了,但门市还不能说不让顾客去货比三家!
所以很多门市员很违心的、假装很为顾客考虑的说:“先生/小姐,货比三家也是对了,你可以去比比,如果不行,到时候再回来找我。”
要知道顾客回来的可能性太小了,除非你的商品确实比别人的好很多,否则为了面子,为了价格他也很少回来,因为他知道,再回来,你肯定不会给他便宜,很多顾客说再看看,很多时候是在:去零头、要赠品、要降价的原因上,说出再看看的,想通过离开这种方式,给你压力,让你再叫住他,给他便宜。
甚至有的门市员还这么说:“早就跟你说过,我们是最好的,最实惠的吧。”那意思是:我没骗你吧,我是对的吧!
问题是:你越证明自己对,顾客越觉得没有面子。因为你在证明他错了!
就像老总批评你批评错了的时候,结果你拿出证据证明你做的对,他批评错了,他马上会转移问题批评你批评的更狠:“上次你做的那个事情就错的一塌糊涂。。。。。。”因为你在证明他错了,所以他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顺便说一下:遇到老总批评错了你了,你怎么办呢?
一、预防,只要违反常规的事情,你都要在老板看到前跟老板提前说。比如:你布置会展,老板去看看布置的如何,这时你要陪同老板,在老板看到违反常规的事情之前提前告诉老板:“老总,这个展台这样杂乱的摆放是因为我们的客户有什么什么样的要求,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老板听完会说:“满足客户是我们的宗旨,做的不错。”如果你没有提前跟老板说,老板跟你说:“你怎么把展台摆放的这么杂乱啊?”如果你说:“老板,这是客户的要求,不是杂乱。”老板马上说:“怎么不杂乱啊,客户的要求合理的我们满足,不合理的我们就不能满足啊,做事要动动脑子啊。”如果你再强调自己正确,那么老板只好说:“上次有件事情你好像也是为了满足客户,结果搞的我们很被动啊,上次。。。。。”你死定了!因为你让老板很没面子,他的权威受到了打击。
二、老板批评错了,你按照老板的要求做就是了,然后等没人了,再去老板办公室,“老板刚才接到客户电话,客户提出了个要求,要求展台摆放另类点,不要居于常规,我想根据客户要求改动一下,老总,您给个指示吧。”老总会说“按你的意思摆放吧,让客户满意。”
接着说“我再看看!”
遇到这类问题怎么回答呢?
两种方式:一、问出顾客真实原因把顾客拉回来,再努一把力。
二、设定标准,让客户按照你设定的标准去衡量别的产品,从而比较后再回来。
我们用沉默的压力,逼他说出真实原因。
我们的回答是:“先生/小姐,我相信这是你慎重的选择,只是,我想知道您想再看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我怕我有解释不到的地方,是价格、还是质量、还是(不说话了,等着他往下接话)”用眼睛看着他的眼睛,等着他往下接话。
在这种沉默对视的压力下,有部分顾客就会说出真实原因:“哦,小伙子,其实我就是觉得价格有点高。”
这时你要接上说:“哦,原来是价格问题,刚才可能我没说清楚,我们现在正在搞什么什么活动,来,我再跟您详细说一下。”再把顾客拉回去。
那就是在顾客出了店面以后,再追上去问。
因为顾客出了门,心理放松了,觉得自己不用掏钱了,警惕性也就降低了,这时我们追出去,对顾客说:“先生/小姐,我是个刚做销售的新人,希望您能帮我一下,您能告诉我您不购买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吗?是价格,是质量还是?”等着顾客往下接话。
这是顾客因为放松心理,加上助人为乐的精神,会很大度的告诉你:“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觉得价格有点贵。”这时候我们再把顾客拉回去,“原来是价格问题啊,刚才可能没跟您说清楚,我们这里还有一个活动,来来来,我再跟你介绍一下。”再把顾客从外边拉回到店里。
坚持才能让顾客感动,很多顾客再回到店里不买东西,他有时候都觉得不好意思。
这个拉回来的顾客能够占“我再看看”顾客里的30%。
也就是说,10个离开的顾客,能拉回来3个购买的。成交量相当于正常销售的比例。
按照四个方面找出我们的优势就可以了。
这四个方面是:
1、我们有,别人没有的东西
2、我们能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
3、我们做的比别人更好的东西/事情
4、我们的附加值
基本上从这四个方面去找就可以了。
那么怎么说呢?我们以买空调为例,这么说:“先生/小姐,其实您也知道(让他知道他不知道的)不管买什么样的空调,只要看三个方面就能买到好的空调,第一,就是品牌一定是知名品牌,大品牌才有信誉,第二,就是一定要有好的售后服务,好的售后服务才能让您用着放心,这第三嘛,也是最重要的,(此时停顿一下很重要,顾客一般回问,第三是什么,此时确认顾客是在认真听你说的话。)那就是,空调厂家一定要在科技上领先,这样的空调才能保证质量过关,您说是吗?我们格力空调在这方面做的都很到位,您可以跟任何一家比较。”
预先设定好比较的标杆,在客户心目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只要去比较都会想到这些标准,从而用我们的优势去打击别人的劣势。
用这个销售技巧的时候,一定要找出你们比别的品牌强的地方,也就是你们的优势,特点,给顾客带来的特殊价值方面,只要找三个就行了,不用多。
“你们质量会不会有问题?”
这个问题很多门市觉得很好回答:“我们质量不会有问题的,我们是大品牌,全国有很多专卖店。。。。。。”
但是顾客问出第二句话的时候:“万一有问题怎么办?”很多门市就回答的不好了:“万一有问题,我们三包,我们六年包换,十年保修。”大部分门市都会这么说,也挺好的,至少公司的售后服务还是做的不错的。
我说的有些不同。
我是这么说的,问顾客:“先生/小姐,你是不是以前有买过质量不是很好的产品啊?”
顾客一般会说:“有。”
我们问一句:“是什么产品啊?”顾客就会跟你诉苦了:“我以前买过一台空调,三个月就坏了,滴滴答答的漏水,晚上睡觉都睡不好,老是被吵醒,搞的我白天上班都没有精神,气死我了。”
如果我们问顾客:“先生/小姐,你是不是以前有买过质量不是很好的产品啊?”
顾客一般会说:“没有。”那我们怎么办呢?
我们夸他一句,然后说自己的事情:“先生/小姐,您真是太幸运了,你没有,我有啊。我以前买过一台空调,三个月就坏了,滴滴答答的漏水,晚上睡觉都睡不好,老是被吵醒,搞的我白天上班都没有精神,气死我了。”
说的时候一定要带上感情,这样才会感染到顾客。
然后说:“所以我现在很注重产品质量问题,因为我不卖东西的时候也是消费者,所以我对产品质量要求也很好,我才会在这个厂家做销售,不到其它厂家做销售,就是因为这里的质量好。”
至少吓得他不敢去其它厂家买。
与朋友讨论“你觉得如何?”
顾客跟朋友一起来买东西,顾客看完东西感觉不错,于是转头问他的朋友:“你觉得如何?”
这时候,如果朋友说可以,顾客二话不说,立即买下;如果朋友说不好,顾客肯定不会买,掉头就走。
遇到这种问题,一般的门市员会说:“我直接向顾客的朋友推销商品,把注意力放在顾客朋友身上。”
有的门市会说:“我夸顾客的朋友漂亮,有气质,把她夸的心花怒放,她就认同商品了。”
这样做也可以,只是我有更好的说法。一句话搞定他朋友。
怎么办呢?夸她,但不夸美貌与气质。
怎么说呢?
这么说:“小姐,您有眼光,您看一下。”
就可以了。
朋友为了证明自己有眼光,也会点头的,虽然可能不说话,但很少说出坏话来,因为这样就说明她没眼光了。
有时候顾客的朋友会说:“我没眼光。”也有这样的人。
那么我们顺水推舟:“您没眼光怎么会找到这么好的朋友呢。”
接下来她的回答更多的是开玩笑的口气了。
一般说完:“您有眼光,你看一下。”就可以做好开票的准备了。
这是一个结束信号,很多门市员听到顾客这么说,马上一指其中一个:“这个好,你买这个吧!”随即打算开票。
结果顾客买回去回来挑换、退货的风险就很大了,因为是你给顾客选的,顾客说,当时我就犹豫不定,你帮我选得,不是我喜欢的,所以你要帮我换或者退。
所以遇到这种问题,知道顾客要掏钱了,但我们不能急着让顾客掏钱,为了避免后顾之忧,我们一般不帮他下结论。
可能朋友们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老婆早上起来,问你:“今天我穿白色的好呢还是穿黑色的好呢?”你敢
帮老婆选吗?
“老婆,你穿什么都好看!”一般都是这么回答。
“老婆,你穿黑的吧,今天适合穿黑的。”如果穿出去不好看,回家你就倒霉了,“都是吧,让人家穿黑的,结果大家认为不好看,就知道你没眼光。”男的想争辩都争辩不了,再争辩估计就要吵架了。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这么说:“老婆,你穿黑的显得成熟稳重,你穿白的的显得靓丽活泼,您觉得呢?”让她拿注意。“人家就是拿不定注意才问你的啊?”男的顺水推舟,“老婆我们真是天生一对,我也很难选择,你穿黑的显得成熟稳重,你穿白的的显得靓丽活泼,您觉得呢?”想叫我掉坑里门都没有。
遇到客户让我们帮着选,怎么回答呢?
这么说:“这件的特点是。。。。。。,那件的特点是。。。。。,您觉得呢?”
如果顾客非要你决定,那么我们就帮他决定:“我个人觉得这个比较好,您觉得呢?”最后一定要问顾客,让顾客点头确认。
我一般最后都是推荐顾客选贵的那一个。
“我建议您要这个,虽然贵了一点,但确实上了一个档次,而且比较适合您。”
“我不要你们的赠品了,你把赠品折算成钱,给我便宜点吧!”
“真的很抱歉,我没有这个权利。”
“公司规定不能这么做。”切记,公司规定,这四个字一定不要说,因为给顾客的拒绝感觉太直接了。
那么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
我的方法是:把赠品,变成正品,让顾客喜欢上赠品。
这么说:“姐,这些赠品是我们公司在商品价格之上,额外回馈给顾客的,也是对您支持我们公司的感谢,只是我要说的是:。。。。。。(介绍赠品的优点、好处)。从而让客户认识到赠品的价值,感觉赠品物超所值。
“把零头抹了吧,也就20块钱。”
这个问题比较麻烦,因为很多顾客都是在这个地方与门市争执不下,最后离开的。
顾客真的就缺少这20块钱吗?
不是。
那为什么非要便宜这么点钱呢?
我的看法是:顾客可能是觉得这么点都不便宜,自己一点面子都没有。
也可能是顾客本来不想买,结果你推销的挺热情的,顾客觉得直接拒绝你不太好意思,于是在价格方面纠缠,最后他得以离开。
我目前没有直接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的方式是:转移。转移到其它方面,换个跑道,重新杀出一条血路。
那么怎么转移呢?还是一个字,问。问什么问题呢?问只能让顾客回答是的问题。
换句话说:这几个问话是万金油,当你无法回答顾客提出的问题的时候,就说其中一句就可以了,这是门市员随身携带的几把砍刀,遇到无法回答的问题懒腰砍一刀就行了,每砍一刀,就把问题转移到另一个方向,重新杀出一条血路。
再重复一下:问只能让顾客回答是的问题。
这么说:“姐,您看这质量,如果质量不好,再便宜您也不会要的,您说是吗?”
“先生,您也知道售后服务很重要,如果售后不好,再便宜您也不会要的,您说是吗?”
“王姐,如果这件衣服穿出去不好看,再便宜您也不会要的,您说是吗?”
类似这样的问题,让顾客只能回答是。
举例:
顾客:“这件衣服,你再给我便宜20块钱,把零头抹掉,我现在就要了。”
门市员的回答应该是:“王姐,如果这件衣服穿出去不好看,再便宜您也不会要的,您说是吗?”
顾客只能回答:“是。”但顾客马上会跟上说一句:“你一点都不便宜,我心理感觉很难受啊,一点面子都没有。”
这时我们就发现了,问题变了,转移了,从开始顾客一定要让你抹零头、要赠品,变成了:感觉很难受,面子问题了。那么我们接下来解决心理和面子问题。
就不是在价格问题纠缠了。
我们成功将问题转移到非价格方面,处理起来就容易多了,一般转移不超过三个,就可以开单了。
主动不代表冒险,被动不代表安全。高点不结束,就会夜场梦多。
现在很多门市员不是自己结束销售,都是被顾客结束销售。
那么怎么结束销售呢?
一句话:“请问一下,待会您是刷卡方便一点还是付现金方便一点?”
有人说:我提出结束销售,顾客不一定买单啊?
是不一定买单,但你提出结束,可以增加一个机会再问他:“请问一下,你现在还在考虑的是?”他如果又把问题提出来,你就可以又回到了处理反对问题的方面,然后再结束销售。
不要害怕问题,问题如果在顾客的心里面反而更销售更困难,只有把他心中的问题解开,他才可以放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