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是一种从家庭的角度出发解决来访者心理问题的方法,有一定的治疗理论和体系。当前许多青少年问题的产生离不开家庭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欲通过对一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个案研究,来探索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性。

|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是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1916 ~ 1988)
创建的。萨提亚是美国家庭治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被视为家庭治疗的先驱。该模式将家庭看作是一个系统,认为心理治疗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各种技术扰动整个家庭中各个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提升来访者的自我价值,挖掘自身潜力,帮助来访者应对个人问题。高自尊和表里如一的生存姿态的建立是治疗的最主要的目标。对于青少年来说,许多问题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是和家庭环境因素分不开的。因此从家庭角度出发来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个案研究
受理
李某,女性,高三学生。母亲介绍该生从小性格内向、胆小,不善交际。上了重点高中以后学习压力大,总是处于精神焦虑状态,很少和家人交流。升入高三以来,进食明显减少,并明显消瘦半年。而且该生经常食后刺激咽部诱发呕吐,每日呕吐3—4
次,半年内体重由原来的45kg下降至33kg
左右,上课时头晕无力,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多次发生低血糖,并出现闭经。
家庭环境分析:李某生长在一个典型的三口之家。父亲脾气暴躁,做事专断,在家里李某和母亲都得听他的。母亲性格柔弱,对父亲有求必应,但对李某却非常溺爱,强烈的关心着李某的成长。李某不愿进食,母亲愁的头发白了一半,整夜失眠。李某很怕父亲,对父亲言听计从。对母亲李某却觉得她很啰嗦,抱怨母亲对她干涉太多。
诊断
通过对医院出示的体检材料、咨询师的观察、家人反映的情况等综合分析,李某被确诊为神经性厌食症。另外临床医学认为导致神经性厌食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研究只从导致该生症状的心理问题入手,至于药物和其他治疗不在本研究之列。

评估
萨提亚一再强调弱化对病理的关注,认为要通过对家庭沟通模式的改善提升个体的自我价值感,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李某的病态症状只是整个家庭系统病态的一个集中爆发。从本案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李某的父亲的生存姿态属于责备者,他似乎制定着整个家庭规则,其他成员没有一点自由表达感受的权利。李某的母亲属于讨好着,讨好着父亲的同时,又讨好李某。李某在这样权利、服从、专治的家庭系统中,感受不到自我价值,没有办法表达自我。再加上李某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缺少朋友、学习压力等等因素,李某内在的压力无法排解最后导致心理疾病的结果。
治疗目标
近期目标:通过改善不合理的家庭结构,为李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改善李某对学习、对自我体像的不良认知,减轻学习压力,使其注意力从病态的自我关注转移到学习上来。
长期目标:扩大人际圈,增强和同学正常交往,从而使其性格更加乐观、开放。
治疗过程
对于本案的具体介入,大致有以下几步:
(1)分别和李某以及李某的父母进行摄入性谈话,了解李某的家庭情况。首先了解李某的症状表现、成长经历、医院体检资料,这是进行诊断的前提。然后与该家庭建立关系,通过直接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过程,初步了解到李某家庭结构的不合理现状。和李某一起商定咨询目标。
(2)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了解:1)这个家庭系统是开放系统还是封闭系统;2)家庭的沟通模式;3)家庭规则;4)来访者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评估结果如2.3
所示。
(3)介入家庭。首先针对李某家庭的不良沟通问题,组织李某全家进行3-5
次会谈。期间,咨询师可运用撒提亚的家庭重塑等技术让每个家庭成员认识到他们的三角关系是否稳固、他们的家庭系统是否开放,以及每个家庭成员低自尊的生存姿态。发现问题是治愈的开始。另一方面,动员全家人一起配合治疗李某的饮食障碍问题,为李某创建一个克服自身障碍受保护的家庭氛围。
(4)针对李某的进食障碍和学习压力问题对其进行个别辅导。让其认识到心理问题只是压力的一个出口,当她改变其原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将精力投入到学习和正常人际交往上来,她的问题就会得以缓解。
(5)咨询一个阶段后,对李某饮食障碍问题改善状况进行评估。
总的说来,无论是青少年问题的解决,还是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都需要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包括合理的家庭结构。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具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