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咨询职业的高危性【5心理咨询】

(2012-04-16 15:42:58)
标签:

杂谈

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就像是座围城。外面的人对里面充满了憧憬与好奇。不知有多少心理爱好者以能成为心理咨询师作为自己的梦想。兼职咨询师又常以自己的心理咨询师身份而自豪,虽然可能咨询的微薄收入连糊口都不够。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体会到作为一名高诊量、高工作强度的职业心理咨询师的辛酸苦乐?

经常听到有人说心理咨询师是个“垃圾桶”的职业,每天接触负面的信息、倾诉等。其实,心理咨询师所承载的压力远不仅如此。每天你会接触人世间最悲痛的一面,有人哭、有人闹、有人在咆哮...面对不同的苦痛与挣扎... 

除此以后,你承载着每一位求助者殷切的期望,你可以每月咨询上百人次,但你的求助者只有你一个咨询师。他们在你身上下了所有赌注。每一次他们都要有所获,当不能达到预期时,他们可能会无奈、失望、愤怒、甚至攻击。他们会让你产生无能感,挫败感......

无论你的能量有多强,面对复杂多变的各种临床现象都会让你有力不从心感; 无论你的专业知识有多丰富,你形形色色求助者那无尽的“求知欲”也会把你一点点榨干。在西方,专业心理治疗师一般承接的领域不超过三个。那是在至少5年以上的心理学专业学习基础上,再掂量下你的专业修为,又是否在做心理的“全科大夫”?

真实的临床,没有任何一本专业教科书能帮你HOLD住你所面对的所有临床问题。那时,你才发现原来教科书所讲的案例都是那么的“典型”。那时,你才会知道原来光诊断就那么难(真实地,很多临床心理问题真正的大牌专家在诊断上也常产生分岐)。

你以为学了一、两种心理治疗技术就可以“荡平天下”吗?技术地讲,每种疗法在每种问题上的应用都不尽相同,就像中医的遣药组方。心理咨询的魅力就在于即使同一类问题,没有一个案例是相同的。“招”是死的,人是活的。一个好的咨询一定是量身打造的。当你在给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的成年人咨询与一个博士咨询时,你或许会发现咨询技术与技巧的应用会有多么的不同。你以为真能以不变应万变吗?

专业的咨询,你不仅需要坚实的临床或咨询心理学知识、敏锐的观察力、随机应变的能力,还要有悟性、活学活用的能力以及丝丝入扣的分析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等等。就拿科班出身的人来说,有1/10的人能做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就已经很多了。

曾经跟我诊的三名专业学生两个都抑郁了。才一个月时间,每天沉浸在人类最悲痛的情绪之中,自己倍感压抑。严重的一个食欲不振,失眠早醒,每日闷闷不乐。陷入对于案例的强迫思维之中。另一个没抑郁的很多时侯不知所云,听不懂咨询背后的“弦外之音”。与求助者之间几个回合的隐喻,已让其有顿悟感,学生听起来象打哑谜......

我上述所说的,你没有数千小时的面询经验,恐怕难有切身体会。面对复杂的各种临床心理问题,中、长程的疗程式心理治疗加上药物治疗再加上各种其他辅助手段尚有三成难治好。你认为简单回回帖就能解决心理问题,就能增加咨询经验(当然作为初步筛查、判断、直接建议还是可行的)?所以,希望广大心理学爱好者能意识到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的高技术性与高风险性。切莫仅凭一时冲动草率入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人生八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