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小孩具有更多的优雅和慈悲的品质
(2012-04-12 15:35:30)
标签:
杂谈 |
要想让你的小孩有更多的觉知、优雅和慈悲的品质,首先你自己得具有那么多。只有当你有一桶水时,你才有可能倾倒给他一钵水。如果我们去告诉别人如何去攀爬喜玛拉雅山,那么我们必须自己有经验,否则你告诉他什么?你指导他什么?同样的道理,如果要培养你的小孩具有觉知、优雅、慈悲的品质,首先你自己得具备。
如果你自己有相关的经验,在日常与孩子的互动中,你会自觉不自觉流露给他。像你珍藏了满满的花香,你会抑制不住的释放于外周的世界。你自己在家务中的宁静、优雅、觉性的品质,你自己在与同事、邻居、街坊之间互动慈悲流淌,这些会自然不自然的给了你的小孩,因为他会看到。一个小孩的学习,大部分途径是透过眼睛而不是耳朵的。他透过“看”学到的比他透过“听”学到的更多。没有人喜欢被训斥、教导、嘱咐或叮咛的,但你做出来他看到,他会自然效法。人们的学习方式大部分还遗留了猴子的方式——模仿,因此,你要教导你的小孩有更多的觉知、优雅、慈悲的品质,先把这些品质给你自己。先把你自己的口袋装满,然后放在他口袋里。
我们常常困惑于如何教育一个小孩,如何教育一个小孩?想一想如何,佛陀也有一个小孩,他是如何教育的?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如果你的小孩的父亲是佛陀,在这件事或那件事上,佛陀如何对待和处理?那么就按你想象中的佛陀的处事方法去处理你小孩的教导问题吧。你想象中的佛陀就是接近本性的你,用接近本性的你去和那还本性中的小孩沟通,那样更容易同频和自然——这样的教育才更能深入人心。
如何让你的小孩具有更多的觉知、优雅和慈悲的品质?你自己先向佛陀的竹林走去。把从那竹林中带回的品质给他,把你的小孩也引向竹林,如果你们就共同创造了一个觉知、优雅、慈悲的生命品质了。如此,你们共同成长,共同圆满,这就是最好的教导方式。如此去培养你和你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