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骂家长的孩子是如何产生的,家长应如何应对?(60)

(2010-09-01 14:54:49)
标签:

育儿

教育

家长

杨子

心理

打骂

懂事

家庭教育

初中生

情感

亲子关系

【案例】15岁少年李超(化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一天晚上,他举起榔头猛砸熟睡中的母亲。当司法人员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竟说:“杀了妈妈后,我只感到自己一下子变得轻松了,再也没有人干涉我的自由了。”

据李超交代,因为他政治作业没做好,老师让他通知家长到学校去一趟。想起上个月因为考试成绩不好,妈妈将身高1米75的他打得浑身青紫。他感到,只有没了这个凶狠的妈妈,他才能彻底自由。于是,他拿起榔头趁妈妈熟睡之机,向妈妈的头狠狠地砸了下去……

 打骂家长的孩子是如何产生的,家长应如何应对?(60)

 

心理专家杨子分析:

 

据了解,李超的家庭是一个单亲家庭,在李超还不懂事时父母就离异了。母亲由于要承担生活的重担,平时有意无意地忽略和放松了对李超的教育和关心。在生活条件好转时自己又迷恋上打麻将、唱卡拉OK。平时一听说孩子成绩不好,就采取简单粗暴的打骂等教育方式。

李超的案例是个典型的家庭教育失败的案例,母亲打骂孩子的行为直接被孩子效仿复制到自己身上,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孩子的一生。

解决办法:

 

1. 父母要多关心、爱护、理解孩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当孩子犯了错误时要耐心教育,不可简单粗暴打骂了事。家长,尤其是单亲家长不要过分溺爱孩子,更不要疏于管理。家长也应处处检点自己的行为,不要为孩子提供消极的示范作用。

2. 对初次出现打骂父母现象的孩子,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以暴制暴。从心理学上分析,孩子发脾气的潜意识是想影响对方,让对方屈服。若父母默认和接受,就等于暗示孩子他已经达到目的了,那他下次发作的频率和强度更大。

3. 如果已经发现孩子有暴力倾向要及时求助心理咨询师,别让“暴力”害了孩子。

 

杨子老师联系电话:024-22742427  1370000234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