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摄时间:2009年3月29日
1933老场坊菲菲是一定要介绍给大家的哈!因为整个建筑的结构太奇妙了。很少见的啊。
“1933老场坊”坐落于虹口区虹口港、沙泾港交汇处。沙泾路10号。这里曾处于公共租界、日军警备区范围,难民与移民曾杂处在片区域:同时,也与新文化与革命运动的圣地——溧阳路、山阴路等咫尺相邻。“1933老场坊”的前身“工部局宰牲场”始建于1933年,出自英国建筑设计大师巴尔弗斯(Balfours)之手,由当时蜚声沪上的余洪记营造厂建造完成,整体建筑外方内圆、高低错落、无梁楼盖、廊道盘旋、布局宛若迷宫,空间却又次序分明,算得上是建筑艺术与生产工艺完美结合的典范。就这里的宰牲设施和生产流程而言,很能体现人们对那些即将被吃掉动物的“临终关怀”,算得上是人道主义之于动物的“兽道动物福利主义”。
建筑最初共有四层牲口栏,能容纳牛1000头、羊1500只、小牛300头和猪300只,存栏的所有牲口都须进行屠宰前检验。宰牲场有一条3.62千米长悬挂式传送带,在整个屠宰过程中,每个工场派一名稽查员进行检查,宰牲场全部工作人员为6名外国人和75名华人。每天可以宰杀300头牛、500头羊、100头牛犊和300头猪。
上世纪80年代上海长城生化制药厂将其用作糖浆车间,并做过相应装修改造,四层周边进行过加建。
宰牲场有着比较明显的英式建筑特质,还融合着巴西利卡式元素,历经岁月洗礼之后,依旧魅力非凡:2005年10月,被政府列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2006年,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组织各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研究论证,同年,上海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正式开始启动改建工程;2006年8月,被上海市经济委员会授予“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
1。这圆孔的外墙看着挺时尚的,很难想象当年这里是远东最大的屠宰场。

2。这圆孔的外墙看着挺时尚的,很难想象当年这里是远东最大的屠宰场。

3。哈哈哈哈。大家看着眼花撩乱了吧!

4。

5。这张就能感到阴森森了。

6。整幢楼看得菲菲是晕头转向。不知从何下手拍了。

7。整幢楼看得菲菲是晕头转向。不知从何下手拍了。那就乱拍了哈!

8。整幢楼看得菲菲是晕头转向。不知从何下手拍了。那就乱拍了哈!

9。当年的屠宰场现在的创意园。目前还在招商期间,得好好策划一下的。会不会有人忌是屠宰场不愿来啊。

10。走过这窄窄的楼梯,总让人感到有别扭啊。

11。

12。

13。

14。

15。

16。

17。

18。来到楼的天台,对面还有家创意园。要竟争了。

19。上海的第一高楼总是随处可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