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样的老师是小学好老师?
(2010-10-29 10:29:31)
标签:
散花剑博客教育观念教育杂感 |
分类: 教育随笔 |
曾有人说,应该用文凭高的人来教小学,因为起始阶段的教育很重要。这我不赞成,不要担心小学教师教不到书。文凭高的人不一定适合教小学,比如说让某些高中教师去教小学,往往就会方法简单,大发脾气!
但是,使用素质高的人做小学教师确实比其它学段都重要--这一点我又认为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要弱一些,确实需要引导。而其它学段,比如高中,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抗挫折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能自我调适一些教育的失误了。
总而言之,孩子是最经不起“折腾”的教育。所以,小学的好老师确实太重要了!
那么,那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呢?名气大的、学生成绩好的老师就一定是好老师吗?
窃以为,有下面这些特点的老师是小学阶段的好老师:
一、要有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
一个小学教师,如果思想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或者更糟糕的是做个教书匠,把教书当工作来应付,那么他很容易会坑害一个孩子。其实小学的那点知识算不了什么,有些知识孩子长大一点自然就懂了。所以,我觉得一个小学教师最重要的是树立这样的观念:以学生的成长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很多小学的老师做得不错,懂得开发孩子的智力和培养学生好的习惯的重要性。然而,依然有很多老师还是老观念,用成绩来判定学生的好坏,用成绩来决定自己的爱憎。这样做的恶果是,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得不到关爱,逐渐演变为各方面都较差的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还有的老师甚至利用周六和周末补课(注意是小学啊),这就不仅仅是为自己挣面子的事情了。
二、要有耐心。
很多孩子的接受能力较差,而小学的知识在老师的眼里又是非常简单;所以,一个知识如果老师讲了后学生没有吸收,老师很容易变得焦躁。比如说时间的问题,学生习惯了十进位制,忽然要学习六十进位制,所以很容易搞混淆。而时间这个东西又是我们每天都接触的东西,没读书的人也觉得简单。老师如果没耐心,很容易发脾气,批评学生脑袋不开窍。如果一个学生多次受到老师的指责或批评,必然没有信心,对学习也会没兴趣,也必然形成“自己蠢”的观念,后患无穷!
三、要温和。
孩子的心灵是幼小的、脆弱的,但这并不是说孩子们什么都不懂,他们的心灵也是敏感而有自尊的。正因为如此,所以需要一个老师对孩子态度要温和,多微笑。一个冷若冰霜的人,一个喜欢板着脸说教的人,一个爱大声呵斥的人,必然让孩子们敬而远之,胆战心惊,不敢出声。
很多人认为中国小学女教师多,对孩子性格的发展有坏的影响,容易造成孩子女性化,缺乏男子汉的阳刚之美。我认为这个看法不对。男教师相比较而言,显然没有女教师那么有耐心,也没有女教师性格那么温和。所以,小学多女老师是孩子们的福气。至于人们担心的阳刚之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自然会发展。
四、不恃强凌弱。
小学教师爱打人可能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孩子本身调皮;二是孩子小,不用担心遭到反抗--高中生老师要打之前可得掂量能否打赢。
所以,小学老师爱打人实质是人性的劣根性:恃强凌弱。老师这样做了,言传身教,使学生意识到懦弱就会挨打。
五、要有方法,善于诱导。
有些孩子的接受能力差一点,领悟能力差一点,老师就要善于多想办法,循循善诱。比如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问题,有些孩子老爱搞混淆;有些孩子对于“钱”的换算总是难以搞清楚,老师就要多画图,或用实物来教导,慢慢使孩子接受。有时还要像听歌一样,多反复循环几次。
后一篇:【英语】有关“事情”词汇辨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