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考阅卷教育爱杂感 |
分类: 教育随笔 |
听说今年湖北高考英语阅卷出现了这样感人的一幕:
阅卷核心小组把一位阅卷老师叫到跟前,指着他刚判完的一份试卷问道:“请问你为什么给这篇作文打4分?”
阅卷老师答道:“字写得太差,我看不清楚。”
“假如这篇作文是你的孩子写的呢?”
“那……”阅卷老师哑口无言。
核心小组的人并没有责备那位老师,而是语重心长地说道:“高中老师很强调书写,这一点我们非常感谢。但是,高考作文主要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一个考生的字的好坏。阅卷是关系到一个家庭幸福和孩子前途的工作,我们要经常扪心自问: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办?”
那份试卷在经过专家们的讨论后,最后被评为一类卷,20分!
真是非常感人,说得太好了!有这样的人,这样的工作精神,怎不让人放心?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经常要面临学生们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都是关于人的教育问题。人的教育问题是最复杂的,因为常常没有固定的处理法则,老师绝不能照本宣科,“一律如此这般”处理。
那到底该怎么办呢?
既然是人心的问题,就应该以心换心。师圣孔子说:“三思而后行。”面对学生,我看老师首先要有爱心,处理一切问题的时候要像那位专家说的那样,先扪心自问:假如是我的孩子我该怎么办?
有了这样处理问题的基础,我想老师们也许就再不会只用惩罚的方式来简单处理下列问题了:学生晚上翻墙外出上网,谈恋爱,打架斗殴……假如是你的孩子,你还会采取“一律停课、遣送回家、叫父母到学校来”等方法吗?
当然,问了“假如是我的孩子”并不意味着一概迁就。做父母的也同样会有原则性,母慈是爱,父严也同样是爱。有时惩罚学生并不是坏事,学生同样会理解,“玉不琢不成器”,老师同样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比如说上课睡觉,惩罚学生站着听讲就比任其睡下去好,学生是不会埋怨的。
总之,爱吾爱以及人之爱,有了爱生如子之心,即使偶有错误,也会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