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清华大学降分录取叫好

(2009-04-20 10:30:09)
标签:

高考

高中教育

弊端

教育评论

杂感

教育

分类: 教育随笔

   为清华大学降分录取叫好                 

据报道,清华大学今年再次给予4名文科生最高60分优惠,其中就有杭州二中的张祎喆同学。请大家先看看该生的简介:

http://news.sina.com.cn/c/2009-04-20/035215492659s.shtml

张祎喆:毛遂自荐成功

去年清华大学进行自主招生报名,张祎喆作为文科生在年级里排第6名,没有能够进入校荐的程序,于是她毛遂自荐向清华大学发去了材料。结果这一次毛遂自荐让她拿到了最大奖。

今年元旦,在清华大学组织的自主招生笔试中,张祎喆一鸣惊人:综合卷拿到了A+,她还获得了单独面试的机会。在半个小时里,她一一回答了5个考官的一连串提问,从《四库全书》说到《二十四史》,从人肉搜索说到巴以问题。张祎喆坦然地告诉考官,她是个和同龄人比知识面广的学生。

新闻传播和国际关系是她向往的专业,从初中开始,张祎喆就迷上了白岩松,最喜欢他主持的《中国新闻周刊》;进入高中阶段,每天都看《参考消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阮次山也是她的偶像。

“我觉得应该做的事情,我就会冲出去。”她这样形容自己的性格。

 

从她的经历来看,我觉得清华给她60分的奖励是应该的也是值得的:她确实是一个比一般学生知识全面的佼佼者。 

而我觉得她的成功的意义在于:沉重的打击了那些靠“死磨”考上名校的学生和学校,这样的学生和学校尤其在农村地区比比皆是。 

大学扩招后,我们原以为高中生可以不必挤“独木桥”,会学习轻松一点。然而,北大和清华出奇的变成了无数高中学校和学生梦寐以求的地方,成了压在人们头上新的大山!由于两校录取名额有限,竞争是惨烈无比。于是诞生了很多怪现象: 

高三的学生没有音乐、体育等“副课”,专门学习必修课程;每个月只放一天半月假,没有寒暑假,寒假一直上学到腊月27日;高三学生过着枯燥的“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生活,每天安排的作息时间为18个小时……而且这种趋势是愈演愈烈!

 

很多学校严禁学生做上网、看课外书等“与学习无关的事”,结果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单一,文科学生对理科知识一窍不通,理科学生连有几大洲几大洋都不知道! 

张祎喆是幸运的,因为她有机会看白岩松主持的《中国新闻周刊》和《参考消息》等新闻信息;而农村高中的学生根本就没机会看电视,课外书常常遭到收缴! 

所以,为了不让更多的学生感觉到高中的经历是痛苦的,为了缓解更多高中生的学习的压力,我们要大力支持清华等大学“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做法。希望有更多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进入大学学习! 

张祎喆等人的成功告诉每一个人:“死磨”的方法不是最好的方法,既痛苦又少收获,实在不可取。

 

更多与此相关新闻:

浙江出了“蒋方舟第二”,清华愿降60分录取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