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布里36了。他的朋友们开玩笑地叫他老头,他的教练,队友们,也都已经习惯了叫他老马。他总嚷嚷:“谁是老头啊,我一点都不老,我觉得自己年轻着呢。”可干这行的,到了这个岁数的,逃不开被人用老来形容。按照通常的逻辑,36岁的篮球运动员,大多接近职业生涯暮年了,能像马布里这样保持如此运动能力和比赛效率的,实在是个奇迹。
这地球上也有一些和马布里一样的老头,也还在球场上战斗着,可少有像他这样,要扛着球队一路往前的,也少有他这样,每个晚上都像扛着炸药包炸碉堡一样不停往篮下杀,和一位又一位内线大汉撞来撞去,仍能把球放进篮筐里去。如今的北京队仍在CBA联赛里排名第一,马布里居功至伟。
于是,这赛季他无数次听到这样的问题:“老马,你累吗?”一开始,他还正正经经地解释,自己夏天怎么训练,怎么刻苦,怎么为新赛季准备。到后来,再听到这样的问题他就开始乐,把一大段的回答变成了两句话:一是因为我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二是因为他。说完,头一撇,嘴一努,指向身边一个其貌不扬,精神矍铄的小老头。就是他和他神奇的训练方法,让36岁的马布里依旧神奇的战斗着,马布里和他北京队的队友们都说:克瑞斯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他的全名叫克瑞斯·霍夫曼,德国人,有着那个名族特有的严谨和冷静。在陌生人眼里,他总没什么表情,很少微笑,总是冷眼观察着身边的世界,无论坐着还是站着,都四平八稳,背挺得直直的,很端正。也许因为不爱多说话,加上个子不高,克瑞斯总让人觉得其貌不扬,第一眼看上去,谁也不会想到他是个训练师。通常概念里的训练师,应该人高马大,应该用隆起的胸肌和粗壮的手臂。这一切,直到克瑞斯把外套脱掉,才显得出来。他身体的脂肪含量很低,手臂上青筋暴起,有宽厚的肩背,从身后看,呈倒三角形。他稍一用力,手臂立刻鼓胀起来,顶着衣衫,煞是惹眼。北京队的球员们都说:怎么看,也看不出是五十多岁的样子,尤其他用力的时候,那一身肌肉,吓人啊。
其实更让人吃惊的,不是克瑞斯一身的腱子肉,而是他神奇的训练方法。队长陈磊说:“他是我见过我厉害的训练师,厉害,是因为他跟别人的逻辑和理念都不一样,他的训练方式我从没见过。”
克瑞斯说:人身体里的潜力是惊人的,可为什么有人看起来没有什么运动天赋,有人却成为了勒布朗·詹姆斯,其实这两种人之间的差别,不过8%。
他说的比例是神经系统允许人把身体中潜力发挥出的百分比,有些人天生就能发挥出更多能力,有些人则更低。可每一个人都有足够的运动能力,只取决于你能发挥出多少。而之所以神经系统会设置这样的比例,是为了保护人不被自己的力量伤害到。他说:“我们听说过很多这样的故事,有一个老太太,在危急时刻,推开了一辆汽车拯救了自己的亲人,而在完成这样的事情之后,老人通常是骨折,或者有别的损伤。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神经系统接受了某些信息之后允许身体把更多的潜力发挥出来,这种力量实现目的之后,也一定伤害了身体本身。于是神经系统设定了这样的比例,从27%到35%,以保护身体不伤害自己。哪怕是勒布朗·詹姆斯也可能尚未达到35%这样的比例,可与大部分人相比,他的比例一定是惊人的。就好像每一个人在银行里都有相似的存款,可能动用的部分,却不相同,我训练的目的就是让神经系统更好的帮助运动,提升神经系统允许身体释放能力的比例。”
他爱说两个词,一是神经系统,二是平衡。他说这是衡量一个运动员或者一个人运动反应能力的关键,而最重要的平衡,就是神经系统的平衡。
“如果把身体比喻为一座城市,神经系统就是这座城市里的大小通路,依靠着这些通道,传递各种信息,让身体完成各种工作。一旦某一处的神经系统出现问题,身体就得寻找另外的方式完成工作,就好像一个地方堵塞了,人流和车流就会寻找别的道路通过。在运动的表现上就是你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完成动作,这很可能会引起伤病。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帮助神经系统正常的工作,把所有的堵塞疏导通畅。“
他的训练理念听起来很悬,与以往常人熟知的训练方式截然不同。他说这很正常,因为通常以肌肉为出发点的训练方式已经存在了很多年,而有关神经系统的训练方式刚刚诞生不久,之所以会诞生,是随着科技发展,人对人体,对神经系统在人体的作用终于有了更完整的认识,这才催生了一套新的训练方法。
内耳系统,视觉系统和神经系统支撑着人接受外部信息,并随之做出反应。内耳系统保持着人体的平衡,同时负责接受信息,视觉系统同样如此,这两套系统其实是可以通过训练实现更有效的工作,可之前的训练方式里,从来没有人想到过。我们总说很多运动员天赋异禀,往往说的就是这套认知系统。例如乔丹,他不是篮球运动员中最强壮的,可天生他的认知系统就比别人的强大,他能更快地接受外界的信息,然后做出反应。乔丹跟他的教练说过:不用担心我被夹击,在那发生之前,我就能看到,然后从夹击中穿过。他总能更好地完成预判,在球场上做出正确的决定。再加上天生强大顺畅的神经系统,让他能更好的控制身体完成动作。克瑞斯说:想提升运动水平,让肌肉更强壮很必要,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随着人体科学的不断发展,我们终于意识到很有更多可以做的,而且会更有效。
听着还是太悬。马布里刚刚开始跟着克瑞斯训练时,也是这么想的。对于打了十多年职业篮球,遇过无数训练师的他来说,克瑞斯说的一切,都是他从未听过的。可他不介意试一试。试完之后,就再也离不开了。
第一次做视觉系统的测试和训练时,马布里根本不明白,这些左看右看,不断改变视线焦点的训练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帮助,自己就这么端坐着,他从没想过,这也算训练。训练不应该是满身大汗吗?他心里有疑问,他等着到球场上寻找答案。经过一个夏天的训练,马布里来到中国,那时候他加盟了佛山,那时候克瑞斯并没有跟着他来中国。克瑞斯教了他一套操,是帮助疏通关节和神经系统的,让马布里回到中国后也坚持做,说这是给他布置的家庭作业。于是,每天早晨起来,跟晨练一样,马布里坚持着,终于看到了效果。他说:“在佛山的那一年,我突然觉得自己更快了,在球场上的速度,比我自己想的要快,人都会变老,都得接受运动能力下降,可在我身上发生的事情好像与这个规律相悖。”于是他坚持做克瑞斯教他的那套操。
结束完在佛山的赛季后,他回到美国,几乎整个夏天都在洛杉矶呆着,跟着克瑞斯一起训练。克瑞斯增加了更多训练内容,增加了更多视觉系统的训练。马布里加盟北京的第一个赛季,克瑞斯来到中国。那一次,他没待整个赛季,分几次来的,每一次两三个礼拜。这一年,马布里感受到了克瑞斯描述的那种画面。他能够在球场上更快地完成预判,他能更好地判断对手传球的路线,找到对手防守阵容中的漏洞。在别人看来,这是奇迹,这么大岁数的马布里还能生龙活虎地杀进杀出,可他知道这是为什么。他跟克瑞斯说:等季后赛到了,你得一直在这呆着。
新的赛季开始了,北京队的目标是卫冕。克瑞斯也加盟了北京队,整年都在。他带来了很多新奇的训练方式,球员们以前没见过,现在做成了习惯。例如用特质的带子在上臂以及大腿处缠紧,减缓血液流通的速度,减少训练部位的供氧量。在这种情况下完成力量练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看起来使用的重量比以前少了,可肌肉真正受到的刺激,远比从前更强。例如全身的放松和按摩。被克瑞斯按,是极其痛快的经历,普通人根本承受不了。马布里的翻译杨晨不太舒服,想让克瑞斯帮着按按,只按了一下,就落荒而逃,说足足疼了三天。克瑞斯帮其他的球员放松,球员的承受力要强很多,可还是觉得痛不欲生。吉喆说:觉得快死了。李根说:当时我疼的就想给他一拳。翟晓川说:原来打球还得受这样的苦。可按完之后,都觉得浑身轻松,从未有过的轻松。
如今,每场比赛前一天,克瑞斯都得帮马布里做这样的按摩,绷紧肌肉,青筋暴起,使出浑身的力气把肘子顶在马布里各处肌肉上,来回搓,马布里紧闭双眼,咧着嘴,忍,他说:“大家能看到的是我和我的队友们在球场上如何努力,可背后我们付出的努力更多。我很幸运,遇到了克瑞斯,他就像魔术师一样让我不同了,比以前更好了。”
很快就36岁了,就像问他累不累一样,也有不少人问他准备什么时候退役,他还是一笑:打到我打不动了。拿这个问题问克瑞斯,他则严肃多了,说:“让我们等着看吧,让我们看看这种训练方式还能帮助马布里打过久,赢下什么,结果是最好的证明。”
可马布里知道一点,他准备把克瑞斯和他的训练方法介绍给更多人:“我说过,我的心愿是成为中国国家队主教练,到那时候,我一定会请克瑞斯做球队的训练师,看看我,你就能知道那支球队将多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