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客户真的是上帝吗?(原创)

(2014-09-12 21:17:04)
标签:

工程机械

客户

利润

营销

模式

分类: 杰克杂谈

 

客户真的是上帝吗?(原创)

 

    这个星期我去拜访了几位工程机械设备的老客户。这些年我一直保持着拜访客户的习惯,每年都要见一些客户,听听他们对市场、产品和服务的反馈意见,我相信:不了解用户的需求,就等于不了解市场的脉搏。

 

    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已经今非昔比,几年前的辉煌早已烟消云散,行业里充斥的都是负面的消息,制造厂家转型,经销商关门,最近还传出一位用户在经销商的办公室里自杀的消息!是反思的时候了!一个过去10多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的行业,为什么经营得如此萧条?为什么在增长的市场里却没有赚到钱?到底谁是这个行业的赢家?

 

    以前我拜访的客户大多是一些大客户、集团客户,购买能力强,设备管理也很有经验,也许我心里并不重视那些只有12台设备的小客户吧!这次我却重点走访了几个小客户,我想知道,在这个艰难的时候,用户的处境如何?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准备怎么做?

 

带着这些问题,我走访了一些客户,客户基本上可分为如下类型:

A.       大客户,实力强,项目多,资金足,政府背景,市场对他们影响小;

B.       有固定工程的民企客户,利润下滑很多,但仍然能够生存;

C.       小客户,靠租赁为生的客户,基本上处于亏损、停工和转型状态。

 

    A类客户,有项目,即使亏损他们也不必担心;B类客户则比较纠结,手里有一些设备,转行也不容易,可继续做下去利润越来越薄,风险越来越大;C类客户数量很多,很多人手里的工程都是层层转包得到的,利润很薄,还经常被甲方欠款,这类客户中出现大面积亏损的现象。据山东市场的客户反馈,在此类客户中,50%亏损,只有20%仍然能够赢利。

 

    亏损的原因很简单,行业快速增长形成了巨大的市场设备保有量,供求关系失衡,供大于求。尽管过去10年来燃油费用上涨很多,机手的工资也不断上涨,设备价格和配件价格都在增长,可设备租赁费或台班费却从未增加,有些地方由于市场竞争居然还有所下降。为了拿到工程欠款,他们还不得不请客送礼,花费一笔不可见的“腐败支出”。其结果就是承包工程的利润变得越来越薄,赚钱变得越来越困难。

 

    这些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产量、销量和保有量都达到世界第一,为了“让所有的用户买得起”工程机械设备,一些中国企业还推出了“零首付”的商务政策,表面上看,这是为了让客户得到实惠,而实际上却虚构了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在我走访的客户中,他们最痛恨的就是“零首付”这样的害人政策,因为这些政策正一步步蚕食他们的利润。

 

    这种激进的营销政策,将很多外行“忽悠”进了这个行业,很多“挖掘机村”就是这些政策的产物,这些客户为了得到工程,不断地降低台班费用,用低价格去抢工程,这直接导致了“物价”上涨工程费却在下降的奇怪现象,最终导致很多客户出现亏损。

 

    利润是繁荣之本!利润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所不可或缺的因素,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急功近利发展最大的危害就是消灭了利润!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和客户,产业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很多企业甚至面临亏损,没有利润行业自然就面临困境,而这个困境却是我们自己一手制造的!

 

    在客户拜访中,他们都期望中国工程机械设备制造商和经销商能够回归理性,不然这个行业就是死路一条。事实证明:“中国创造”的激进营销模式带来的只是一时的虚假繁荣,这种家家扩产能、店店增库存的“扩张竞赛”,最终被证明是一场灾难,因为这些行动并没有给客户带来价值。

 

    没有利润就没有繁荣,没有投资就没有增长。在急功近利的营销模式下,这个行业的疯狂冒险正在伤害行业里的每一个人。

 

    客户真的是上帝吗?看到客户的现状,我更深信行业的做法存在问题。如果我们真的把客户当成上帝,就必须倾听他们的声音,改变目前的状况。利润是增值服务创造的,而不是源自激进的营销模式,不放弃这种模式,行业就没有未来,因为它不仅毁掉销售和市场,同时还伤害到后市场和“上帝”的利益,这个行业就没有赢家。

 

    现在银行已经把工程机械行业列入“黑名单”,因为没有人愿意投资到没有赢家的行业,没有投资就不会有增长,行业就没有前途。为了这个行业的利益,请大家拿出智慧,回归理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