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华手球队的故事(13)——“一顺儿”的绝活儿

(2014-02-18 10:54:26)
标签:

清华

手球队

大学生

联赛

一顺儿

体育

分类: 精彩故事

 

    手球是一项速度很快的体育运动,与篮球的三步上篮不同,手球接到球可以先跑三步,然后运球,之后还可以再跑三步,如果串联得好,比赛时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因为球一直在不停地传来传去,直到射入球门。

 

    通常球员在运球之后会跑三步,一、二,三、射门!清华这些球员很聪明,比如守门员王为农,在对方快攻准备射门时,他也会在心里对应着对方的步伐数一、二、三,等对方射门的一霎那,突然张开身体形成一张大网,常常令人吃惊地挡住对方的射门。

 

    我一直不明白守门员怎么能扑出那种“单刀球”,因为球速之快让人难以做出反应。后来我才明白,守门员了解对手的射门习惯,在节奏上试图跟他同步,在对方发力射门的一瞬间,守门员也发力展开身体,挡住球的机会就大大增加。

 

    一般人是起跳是用左脚,我却有些奇怪。上大学我才发现:跳高时我的起跳脚是左脚,跳远时我却换成了右脚起跳,所以我的跳高和跳远成绩都很一般。可我的立定跳远成绩很好,至今北京育英中学的立定跳远校记录还记在我的名下呢。一次跟体院比赛,我跑快攻时正赶上右脚起跳射门,如果再跑一步就会踩线违例了,我就灵机一动改为右脚起跳,右手射门,看起来十分别扭,一顺儿了!

 

    没有想到的是,虽然看起来别扭,射门的效果却很好,因为对方守门员正等着我的第三步,还没有展开身体,我却出其不意地提前射门了!球进!队员们都笑我的姿势不正规,比赛之后老杨却认真地把我表扬了一番。他告诉大家,小板的这个动作叫同侧脚起跳,这种射门方法看似不规范,却让对方守门员感觉很别扭,所以常常收到比较好的射门效果。即使是专业运动员能做“同侧脚起跳射门”的人也寥寥无几。

 

 

清华手球队的故事(13)——“一顺儿”的绝活儿
清华手球队在比赛中

 

    “哇!”听了老杨的解释,连我自己都觉得新奇,没想到自己的一个不规范“拌蒜”动作,居然还有专业的解释,还是领导手球技术新潮流的动作呢!后来我就在训练中有意识地练习这种起跳射门方法,在比赛中也采用过同侧脚起跳射门,效果还真的不错,向应等几个队员还向我学同侧脚起跳射门的“绝技”呢!

 

    现在想想道理也很简单,比赛就是知己知彼,分析对手的特点,扬长避短,战胜对方。比赛也是斗智斗勇,贵在变化,如果对方守门员适应了你的射门方式,他封堵成功的概率就会上升,这就是比赛中常遇到的“超水平发挥”。一旦我们改变了射门的节奏,对方守门员就会感觉不适应,我们射门的成功率就会提高。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也是这个道理。

 

    老杨是个思想很开放的教练,让球队的打法多样化,保持球队打法的先进性,一直是他追求的目标。在清华手球队里我一直是个不起眼的另类。个头不算高,力量不算强,各方面条件都不突出,可老杨坚持要我这么个队员留在手球队里,可能就是因为我打球比较怪吧。

 

    我们手球队里有各种打法的人才,遇到这个对手,可能内锋的高举高打效果不错,换另外一个对手,也许就是边路快攻更奏效,这样对方就很难针对性地“盯死”我们的“进攻火力点”,因为我们到处都有人才,不一定谁就会冒出来。

 

    1981年对广西大学和1984年对同济大学的几场比赛,全队打得很艰苦,可就因为我的射门节奏比较“怪”,让对方守门员不适应,打进了不少球,为球队做出了贡献;而1986年我们输给安徽工学院,并不是输在对方专业队下来的几名主力队员身上,而是意外地栽在他们14号右边锋手上,就是因为他的射门很怪异,让我们的守门员很不适应,造成判断失误。

 

    其实,教育也是同样道理。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可我们的教育体制总是用同一个标准,希望培养出同样特点的“人才”。结果却经常适得其反,很多大学里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适应不了社会的需要,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人才需求的缺口也越来越大。

 

    清华手球队的故事,也许能给人们一些启示,为什么一群从未摸过手球的学生,却能在清华手球队不断成长,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全国高校手球联赛的领先水平?虽然是一群业余选手,却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能打出漂亮的团队配合,还敢于与专业队一较高下。清华手球队的成功,就因为这个队有特点,春去秋又来,一届又一届,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清华手球队的传统一直没有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