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清华大学要参加在安徽合肥举行的全国大学生手球联赛,比赛前不久,杨教练又把我拉回手球队,全力准备这次比赛。
从1981年到1985年的高校手球联赛,只要我们参加,比赛的冠军还从来没有旁落过,虽然好几次比赛打得令人揪心。可这一次,老杨却显得特别紧张。赛前他多次召开准备会议,让我们几个老队员参加,一起研究战术和打法。
我们都觉得老杨过于紧张啦!其实每次比赛之前他都细心准备,从不轻视对手。我们却不以为然,一年前我们还拿过冠军呢!虽然清华手球队里没有一名专业队员,可“一字爷”的几位兄弟已经成长起来,他们条件特别好,其中李珞还被北京队看上,差点儿被招进专业队呢!再加上新生和我们几位老队员还在,再拿一次冠军没有问题!

跟国家手球队比赛中场,杨教练在布置战术(看比赛的学生人山人海)
老杨可不这么看,他似乎一直忧心忡忡,因为他听说:安徽工学院特招了3-5个专业队员入队,再加上主场之利,这次铁了心要拿冠军!一次老杨跟我们说了实话:虽然几届冠军都是在客场获得,那是因为我们实力高出一截,在天津不也是只赢了一分吗?裁判因素很关键,没有超群的实力,拿冠军肯定很难!他的话让我们几个人的心揪了起来。
还没有去比赛呢,我的“心”先出了状况。出征前在校医院体检,我的心率每分钟居然只有不到30次!医生说什么也不肯在我的体检报告上签字,这下好了,白准备了几个月,安徽去不了啦!
这下老杨急了!他急忙赶到校医院,找来他的好朋友杨清波大夫,想走走关系,高抬贵手。杨大夫做过手球队的队医,经常跟我们出去比赛,我跟他也很熟。一次跟体师大的比赛中,对方队员的膝盖撞到了我的大腿上,疼痛难忍。我被送到校医院后,杨大夫立即诊断为大腿肌肉撕裂,让我烤电、静养,绝的不允许按摩。幸好诊断得当、处理及时,我很快又康复归队训练了。
可检查心电图的女医生根本不买账:“这可是心脏问题!万一学生出了事情,谁负责?”吓得杨大夫在一旁也不敢吭声了。
心脏,是人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循环系统中的动力。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液,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出来的二氧化碳等,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100次/分,小于60就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缓可能因供血不足造成休克,可运动员通常心率较低,会出现40次的心率都算正常,谁叫他们心脏很强大呢,可我的心率居然还不到30次!
我们全家心率都慢,从我父亲那一辈开始就这样啦!我一直都认为这是优势,从来没有想到会给体检带来问题。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老杨把我拉到一边,问:“心脏有过不舒服的情况吗?”
“从来没有过!”
“平时也跳这么慢吗?”
“差不多,平时也很慢。今天一早体检,还没有睡醒呢,所以就更慢。”
“你怎么这么笨,测心跳前做几个俯卧撑不就行了吗?”
“可是…我哪儿想得到呀!”
老杨恨不得打我一巴掌。他一转身,又钻进了心电图室,肯求女医生让我再重测一次心率。
女医生并不好讲话,因为测完心率后她马上又给我做了一个心电图,测出图中二个心跳波峰之间的距离,就能对应心电图表格准确地得到心率的数据。而我的心跳波峰间距太长,在表格中已经找不到对应的心率。难怪女医生不敢签字。
这下老杨可真急了,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我家祖孙三代心跳都慢,家族里从来没有一个人有过心脏疾病史,讲到运动基因强、身体好的人普遍心跳都慢,一直讲到清华的荣誉,运动员生涯的短暂。老杨多次告诉女医生,我心率这么慢,因为我运动能力特别强,是手球队的绝对主力,顶梁柱,如果这次去不了合肥,清华大学多年的冠军就要因为她而旁落他乡啦!
女医生还真的有些动心:“他真的这么厉害、这么重要?”说完之后她扭头看了看我,眼睛里充满了怀疑的目光,似乎在想:就这么个瘦猴,还是球队的顶梁柱?还真没有看出来!
“绝对的!”老杨的回答斩钉截铁,还拉杨大夫出来作证。在那个节骨眼上,我真的感觉自己就是队长王临涛的化身呀!“顶梁柱”加“绝对主力”,不是王队我是谁?!
“好吧,”女医生终于被老杨打动了,“你说的也有道理,我可以签字。”
老杨一激动,正准备上前一步握住她的手表示感谢,女大夫却提出了另外一个要求。“但是,你必须先签字,并在体检报告上写明是你要求这个学生参加比赛,如果比赛中出现任何问题,你承担全部责任。”
杨大夫在旁边一个劲儿地向老杨使眼色,明摆着女医生在推卸责任嘛!千万别签,万一出点儿什么事,这责任太大了!你老杨承担的起吗?
杨教练一听说可以让我去合肥,乐得什么都顾不上啦!他认真地在体检报告上一笔一划地写下“承担全部责任”的字眼,然后乐乐呵呵地拉着我离开了心电图室。
看着老杨开心的样子,杨大夫却很担心:“你可忒胆大啦!要真的出点儿什么事情,你承担的起责任吗?”
一听这话,老杨转过身看了看我:“小板,说实话,你家里真的没人有心脏病?”
“没有!”
“这我就放心啦!”他又像孩子似的咧开大嘴笑了起来,那一刻仿佛已经赢了安徽工学院队。
这就是老杨,一个清华大学普通的手球教练,从连夜移大树修球场,到眼都不眨签字画押,为了手球他什么都敢干,从来没有想过自己。
27年过去了,我终于可以欣慰地告诉杨教练,我的心脏至今仍强有力地跳着,还从来没有停止过,没有辜负他对我的信任。
上周末带着妻子和小女儿到永定河公园去滑冰,坐在冰车上,拄着冰镐向前滑行,又找回了童年的感觉。我还让女儿站在身后带着她滑,虽然吃力,可一家人在一起玩,其乐融融。
当天晚上跟几个中学朋友聚会时,却微微感觉心脏不舒服,赶紧请假回家休息。第二天把此事告诉队友们,让大家揪心了。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地要我马上去医院检查,昕姐、非姐和克农还从国外给我介绍心脏病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向静甚至还严厉地批评我不去医院是对家庭不负责任,不要理我了。
我没有去医院,是因为后来胳膊和前胸肌肉酸痛,才想起滑冰的事情,知道心脏不舒服是缺少运动,突然运动量太大,肌肉的反应。让大家为我揪心啦!要知道,这个季节去一趟医院,常常要花一整天时间,还很容易被传染上疾病。所以,你们就原谅我吧!千万别不理我,那样我的心就真的会“揪”起来的。
每次比赛,我们都为手球而揪着“心”,以前是为了输赢,后来是为了友谊。手球队的兄弟姐妹们,感谢你们的惦记,小板的心脏好着呢!让我们都好好对待自己,对待自己的心脏,不再“揪”心,更多舒心,更多开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