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华手球队的故事(5)——老对手

(2014-01-15 08:08:00)
标签:

清华

比赛

对手

故事

原创

分类: 精彩故事

 

    自从我加入清华手球队起,北京体院手球队就是我们的老对手,这其中有几个原因。

 

    首先,清华离北京体院很近,我们常常骑着自行车去体院比赛,他们也常骑车过来比赛。我猜想,体院那么偏僻,能常常跟我们打场比赛也能帮助他们避免得抑郁症吧!其次,我们之间势均力敌,互有胜负,打起来比较好看,双方都能提高;第三,体院的手球教练吕志华是杨教练的连襟。总之,我们打了很多次比赛。

 

    最初跟体院打比赛时,他们根本没有把我们放在眼里。你想呀!一帮专业队下来的,打了十几年手球,怎么会把我们这些麻杆似的工科大学生放在眼里。可是,我们队里有王队呀!他能把我们组织成一个团队,能打出战术;我们有朱班和大庆,都是拼命三郎,我们的内线冯少波也很壮。另外,别小看我们几个瘦得像难民似的边锋,我们下底的速度比他们还快,下底坚决,执行力很强,总能打成快攻。

 

    记得第一场比赛我们就赢了,大大出乎体院的意料。为此,他们主动来跟我们下战书,第二场比赛安排在清华附中,附中的校长还组织学生观看了我们的比赛。这次体院队拿出来真本事,我们虽然输了,但输得不难看。记得一次我下到底线,王队突然跟大庆换位来到左边,吸引了二人的包夹防守(体院最怕王队,因为他的水平高),人往内线方向切,却把球从背后传给了我,我舒服地拿到球,跃起,射门,球进了!回头一看,二个体院的防守队员被王队挡了个结结实实,难怪射门时完全没有防守呢!

 

    在清华附中的那次比赛之后,有一天我去班主任陈老师家,遇到她的二个儿子。他们一眼就认出了我,“哇!我们看过你们跟体院的比赛,你还打进了好几个球呢!你们好棒呀!”小哥俩眼睛里闪露出崇拜的目光,问了我很多关于手球的问题,一瞬间我恍惚有了明星的感觉。

 

清华手球队的故事(5)——老对手

赢球之后把杨教练抛到空中

 

    从那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杨教练都会安排我们跟体院打一场比赛,毕竟手球运动不普及,北京高校手球队不多,能跟我们较量的就更少了,每次比赛都会让我们十分兴奋,特别是我们这些新队员,不计较胜负,能打比赛比什么都开心!

 

    比赛完全按照正规比赛来打,通常安排在下午三点半,真刀真枪地比,平时训练中演练的战术,个人练就的技能、出手时机和角度,都能在比赛中得到检验。比赛有裁判,还有小罚两分钟。体院的手球场在一片绿荫之中,一般没什么人看;可在清华的比赛就不一样啦,正好是下课时间,手球场又位于交通要道旁边,球场网子外面都站满了人,这对清华学生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也是一种调剂。

 

    跟高水平的球队比赛,技、战术水平的长进都特别大。比如:跟王队一起打球,觉得每天球技都在提高,他总能选择最好的时机,传出特舒服的球给我们,打不进就会觉得对不起他。就像杨教练说的,打球就是打脑子。吕志华也承认,清华学生打球会动脑子,相比体院的队员更多的是依靠身体素质。这也是他们喜欢跟我们比赛的原因,也能从我们身上学到些东西。

 

    86、87年海淀体校的那批小队员也经常来清华比赛,开始他们总是输给我们,可87年的北京联赛我们却输给他们屈居亚军。他们中的王益民后来加入清华手球队,他告诉我们,那批小孩都觉得跟我们打比赛提高很快,非常“长球”。他们中好几个队员后来进了专业队,还有国家队。

 

    体院队的教练吕志华后来当了国家集训队的主教练,还带国家队来跟我们比赛了一场,虽然我们输了,可输得不难看,比赛中我们还打出了空中接力射门。我们觉得能跟国家队打比赛,这本身就是莫大的荣誉,清华哪支代表队曾经跟国家队过招?只有手球队!难怪那小哥俩看我像明星呢,因为我是清华手球队的!

 

    早年我们跟体院的比赛,开始是赢少负多,毕竟对方是专业队呀!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84年这届的体院队水平有所下降,似乎身体条件不如以前那么强壮了,加上我们水平提高,又有一批身体素质很棒的年轻队员,嘉峰,李珞,晓东,宁琪,晓冰,向应……,所以比赛时我们底气很足,赢得次数也越来越多。

 

    但体院经常有一些专业手球运动员在那里进修,也会加入体院队跟我们一起比赛,记得有国家队的张新安,八一队的李应才,85年一次比赛我们的守门员不在,向应客串守门员,居然还防住了张老哥的七米球。理工科学生最大的优势就是打球爱动脑子,向应是打内锋的,对射门时的出手心理有体会,守门时他还猜对方的出手时间和方向,挡住了好几个小角度单刀球。比赛后杨教练把向应大大地夸奖了一番,却为是不是该让他改打守门员纠结了好久,好多天都没有睡好觉。

 

    北京体院手球队有一个叫刘银斌的队员(他毕业后成为清华手球队的教练),打球喜欢动脑子,解读比赛的能力非常强,总能找到合适的攻击点。每次跟体院比赛,杨教练都安排专人盯刘银斌,就像体院以前专人盯王队一样。

 

    1984年北京市运动会手球比赛,最后一场冠亚军争夺是清华对北京体院,以往每次比赛老杨都派向应盯刘银斌,那场比赛他却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那时体院队给我的感觉就是刘银斌带其他几个人在打球,他就是这个队的灵魂,把他限制住我们就能赢。

 

    老杨让我一步不离地贴着他,让他感觉十分难受,防得他很没脾气。其他队员似乎很缺少创造力,除了单打独斗,很少能组织起进攻。没有组织,比赛就像中断了一样,他们只好把球回传给刘,这中间被我断了二个,大大打击了体院队的士气。

 

    上半场最后时刻我们获得任意球,而半场结束时间已到。嘉峰对准备发球晓冰挤眉弄眼,又怕引起防守方警觉不敢出声,而晓冰心领神会,站在九米线前若无其事地高喊:“三米!三米!”然后突然向侧面一倒把球从防守人腿缝隙中打了进去!

 

    比赛中我还直接断了刘银斌的球。每次贴近他,我都只是黏住他,以破坏为主,不让他舒服地接球和组织进攻,破坏比赛的流畅性。有一次我突然加速,甩开双臂拦截,他传的球正好打在我的左臂上,形成了一次快攻得分。赛后杨教练一直夸着我的这个断球,还冲我眨眨眼睛,似乎在得意地告诉我:“怎么样,没让你退队,我很英明吧?”

 

    这场比赛体院队士气全无,我们以29:16大胜!这是我们这些年来赢体院的最大分差。比赛是在清华打的,手球场外站满了同学为我们加油。比赛中我打进了10个球,刘银斌根本追不上我,我们的快攻战术打得十分顺利。

 

    比赛之后我才知道,体院的同学头一天夜里到天安门去国庆游行彩排,一夜没有睡觉。回到学校没睡多一会儿,就被叫起来参加比赛,难怪速度很快的刘银斌追不上我呢!这让我们的大胜打了折扣,怎么感觉像我们在乘人之危呢!

 

    尽管如此,这场大胜还是让我们得意了好一阵子。比赛也让很多队员在系里、校内甚至校外都小有名气。向应毕业后在长城计算机公司工作,一次在中关村一带被人拦住,问他:“哥们,你是手球队的吧?”

 

    我们让手球这项运动增加了影响力,我们让手球变得更加普及,清华手球队之所以强大,因为我们有强大的对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