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的反思

标签:
育儿想象力学前保护教育 |
分类: 杰克杂谈 |
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儿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 OPEN 的第一个字母“O”。
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薇拉小姐教的。”这位母亲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像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的东西,然而从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后,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
3个月后,此案在内华达州州立法院开庭,幼儿园败诉,因为陪审团的23名成员被这位母亲在辩护时讲的一个故事感动了。
她说,我曾到东方某个国家旅行,在一家公园里曾见过这么两只天鹅,一只被剪去了左边的翅羽,放在较大的一片水塘里;另一只完好无损,被放在一片较小的水塘里。
管理员告诉我,这样能防止它们逃跑,剪去一边翅羽的无法保持身体的平衡,飞起后就会掉下来;在小水塘里的,虽然没有被剪去翅羽,但起飞时因没有必要的滑翔路程,而老实地呆在水里。我当时非常震惊和悲哀。
今天,我为我女儿的事来打这场官司,是因为我感到伊迪丝的变成了幼儿园的一只天鹅。他们剪掉了伊迪丝的一只翅膀,一只幻想的翅膀;他们早早地把她投进了那片小水塘,那片只存在ABC的小水塘。
这段辩护词后来成了内华达州修改《公民教育保护法》的依据。现在美国的《公民权法》规定,幼儿在学校拥有两项权利:1、玩的权利;2、问为什么的权利。
众所周知,这一规定,使美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始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想象力是就是孩子飞翔的翅膀,需要家长和老师来共同呵护,而不是扼杀。
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徳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占总数的一半。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教育重点在:
1、基本社会常识
2、动手能力
3、保护孩子情感胚胎,浇灌情商
不该过度开发孩子智力
原以为在德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
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到:“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老师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一个星期后我再次去见老师,并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证书,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师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我,似乎我像来自外星的人一样。”
老师进而解释,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
尽管如此,我对德国禁止学前教育的做法还是不太理解。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德国的教育人士,他们让我找《基本法》来看看。翻开联邦德国《基本法》(即宪法),我大吃一惊。其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Vorschule)。
我还是不明白德国宪法为何这样规定,只好再请教有关的教育专家。他们告诉我,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
一、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
二、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
三、培养孩子的情商,特别是领导力。
原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后来查了一下欧洲有关国家的情况才发现他们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例如匈牙利立法规定:严格禁止教授幼儿园期间的孩子学习写作、阅读、计算等。
学前教育破坏想象力
与欧洲相反,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人们有理由担心,欧洲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我在德国念书的时候,发现德国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都不比我们差,要知道我们这些留学生可是中国教育部经过层层筛选才跳出来的“尖子”呀!
欧洲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暂且抛开中西教育优劣的争议和评判,让我们来关注德国教育的成果: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
难道这是种族的问题?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我在德国工作时,也把女儿接到身边上德国的幼儿园。当时女儿完全不会德文,与幼儿园小朋友的交流常常出现问题,我们很着急,就在晚上给她补习德语。可幼儿园的园长坚决反对这样做,她说孩子在玩耍中自然就学会语言了。果然,不久我们就发现,女儿回到家玩魔方时,满嘴讲的都是德语。在玩耍中学习,学有乐趣,这是幼儿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可我们的幼儿园却要孩子每天抄写生词,一个生词抄200遍!
德国幼儿园里不按年龄分班,因为幼儿园里没有学习和作业。这样一来哥哥和妹妹可能在一个班,也方便相互照顾。天气好时,老师会带着孩子们去农场转转,回来让每个小朋友画一幅画,名字叫《农场》。
画完之后,老师不会像中国的幼儿园那样在画上打分,而是把所有孩子的画都贴在墙上,让孩子们和家长欣赏。园长告诉我,这样能够培养孩子们的现象力,孩子们眼中的农场为什么要跟大人眼中的一样呢?无论他们画得什么样,都没有错,那就是他看到的农场!
在中国的幼儿园里,只有画得像的画才会获得好成绩,挂在幼儿园里展览。一些孩子画的画被无知的老师打上“差”的分数,严重地打击了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许你们扼杀的就是下一个梵高,下一个毕加索。
中国家长们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地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学前班和课外补习班,灌输各种各样的“知识”。我的二个女儿没有参加过任何此类的补习班,我们知道,没有兴趣孩子是什么也学不到的。虽然没有参加各种补习班,大女儿在2007年高考中还是以优异的成绩拿到香港科技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我们真的该思考一下中国的教育制度啦!
让我们审视一下德国的教育,看看他们的做法是否值得我们借鉴。中国的教师们,也请想一想,你们做的事情与教育家是否沾边,因为今天所做的很多事情,其实是毁了中国的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