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女儿一起成长

(2011-03-12 08:18:18)
标签:

教育

孩子

成长

培养

杂谈

分类: 周末下午茶

  和女儿一起成长

 

我有两个女儿,她们相差五岁,一个上高二,另一个小学六年级。


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母,尽管我在国外数年,认可西方宽松的教子观,但开始还是很严厉,会因孩子的顽皮或一点小事而打骂孩子,我大女儿着实吃了一些苦。随着女儿们的成长,我也慢慢成长为一个被她们尊重和喜欢的妈妈。

 

我的转变缘于想清楚“儿女是什么”这个问题?儿女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吗?是用来攀比以满足大人的虚荣心吗?还是父母的出气筒?是父母梦想的实现者吗?是父母老年的依赖吗?应该都不是!如果我们每一个父母把儿女看作是上天暂时托付给我们代为养育和教育的天使,十八年后要交还给社会,那我们一定会怀着虔诚的心,舍得时间和精力,付出更多的爱和关注,去认真地完成任务。不因她的聪明和漂亮而娇纵溺爱她,也不因她的顽皮或愚钝而责骂她,更不敢因她的病残而放弃她。没有人有权利漠视孩子的存在,忽略她的需求:被爱、被引导、被尊重。

 

我先生在外地工作,还经常出差,所以女儿的教育几乎是我一人承担。但他每次回家都会拥抱亲吻女儿,给她们带一些小礼物。看到他左拥右抱,父女三人乐融融的场面,我心里充满甜蜜。在爱中长大的孩子才会爱他人、爱自然、爱世界。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孩子能否成为身心健康的人,勇于承担她的社会责任,其性格与心智的培养远远重于分数与才艺。钢琴、绘画、广播、鼓号队、英语,她们先后学过又放弃,这又何妨?不为考级、不为证书,只要她愿意学,学得开心。我们夫妻都是清华毕业,但从没有要求孩子一定要上清华大学,孩子不会因成绩不好而被打骂,她们越是没有压力,学得越主动,成绩越容易提高;当然她们也不会因为考得好就得到金钱上的奖励。每年假期的旅游是给全家的奖励,既锻炼了孩子的身体、开拓了她们的视野,在增长见闻的同时,又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我总想,孩子十八岁后就拥有了自己的天空,到时再让她陪着我就不易了,因此要好好珍惜眼下在一起的时光。

 

据说德国是唯一法律规定孩子必须做家务的国家。不溺爱孩子、让她们适当地吃苦,有助于她们的成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哪怕做得不够好。小女儿十个月就被我们用学步安全带绑在餐桌边的高凳上与大人同时进餐,她手抓嘴啃也能喂饱自己,尽管菜泥和米糊抹得一身。三岁时她已站在小凳子上洗碗,与姐姐排值日;四岁开始自己洗头洗澡,现在她不仅帮忙做家务,周末和假期还自己骑车去农贸市场买瓜买菜,讨价还价,回来后我会告诉她哪种菜新鲜,哪种菜买贵了,交这些学费是值得的。许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作家务,以为只要学习好就行,却不知孩子参与家务不仅有成就感,提高了她的能力,还让她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生活常识。而接触经济活动使她们了解挣钱的不易,从小养成勤俭的好习惯。现在她们外出能走路或骑车就不坐车,即使爸爸在家有车用,时间允许时能乘公交就不打的。做家务、卖报纸饮料瓶的所得是她们零用钱的重要来源,保护环境、资源可循环再利用的意识就这样很自然地形成了。目前她们最大的遗憾是国内没有像德国的儿童跳蚤市场,她们小了但仍很漂亮的衣服、玩腻的玩具、看过的书籍无法出售换成货币再从别的孩子手中购买自己中意的玩具和书籍。

 

引导孩子不能空洞地说教,要让她在生活中感受。因为我的女儿不是独生子女,她们懂得分享;姐姐小时候在外国语学校读书,周末才回来也不用担心妹妹会吃掉她的那份糖果;同样因为不是独生子女,她们懂得资源有限,比较有竞争意识。姐姐聪明乖巧,人缘不错;妹妹率真热情,年少好胜。记得三年级时的一天妹妹回来抱怨老师对她不公平,她举了好几次手申请朗读纪念飞行员王伟的配乐散文,老师没有请她而一直叫别的孩子。我告诉她:积极争取是对的,但不要妒忌别的同学,更不要抱怨老师,老师要照顾更多人,特别是那些不敢举手的同学。你只要做好自己,下一次的机会就属于你。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慢慢理解,成长为大队委员,校英语广播主持人,在校内外的竞赛中屡屡获奖。五年级下学期的一天,她说区里领导要来学校检查,课间她和同学在走廊玩,老师嫌她们太吵,还批评她骄傲了,她很委屈地哭诉,我听后轻拍她的后背使她平静下来,然后再慢慢地说:“妈妈知道你的感受,但你有没有想过老师也有很大压力啊?来自校长的,来自家长的。校长也有压力,我们每个人都有压力。”她听了我的话,抬起头擦干泪说:“老师也挺不容易的。”我说:“妈妈真高兴你能为别人着想”。当孩子对老师有看法时,家长决不能在孩子面前否定老师,要维护老师的形象与威望,但也不要随意责备孩子,如果确实觉得老师做得不妥,应该与老师直接沟通。今年教师节的前晚她写完作业后一直埋头又画又剪又贴地做了好几张贺卡,还特地将第二天起床的闹钟调早半小时,以便课前一一送出贺卡,我很欣慰她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家长尊严使我们亚洲父母比西方父母更难做到尊重孩子,有些高中孩子的家长会查看孩子的日记、上网记录甚至来电显示,在我们家从来没有。我曾经对姐姐说,你放心写日记,我不会偷看的。她回答我“学习还忙不过来呢,哪有时间写日记?再说有什么郁闷的事都告诉你了。”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做决定,姐姐中考前的成绩已获得一中重点班的资格,但她想挑战自我报考苏高中,我尊重她的决定,同时提醒她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考不上苏高中连一中重点班的名额也没有了,她决定了也做到了。

 

欣赏孩子赞美孩子是提高孩子自信心、促进两代人关系的万灵神药,我也是用了许多年才学会并做到的。也许做家长的没有很高的学历,没有太多的时间,但每天吃晚饭时或临睡前与孩子聊几句,学会倾听和赞美孩子,天长日久,我们就会在孩子身上看到神奇的变化。姐姐从小就非常喜欢做手工,常常花许多时间把自己的旧衣、袜改作芭比娃娃身上的时装,以前我总是骂她不务正业,有时间还不如多读几本课外书。但是现在,我会欣赏她的作品,赞美她的灵巧,相信她的眼光和品味,我喜欢的衣服只要她摇头我就不会买,听到别人夸奖我的衣服,我会骄傲地说是我女儿帮我挑的。

 

家长的定位影响着孩子的发展,你认为他是雄鹰,他总有一天敢于搏击长空;你认为他是鸡雏,他永远离不开母亲翅膀的庇护。在西方,男孩从小就被灌输要坚强,勇敢承担责任,保护女性和弱者,做个男子汉,而在国内父母照顾得太周到,扼杀了他们的阳刚之气。96年春节一个邻居大哥车祸身亡,我以为他高大的、在清华附中读书的儿子会对妈妈说“妈,从今往后我会照顾你,让爸爸放心”,没想到我听到的却是妈妈对儿子说“儿子,妈拼了老命也不能委屈了你”,这让我目瞪口呆。可怜天下父母心!是爱?是害?有人说母亲们的素质决定了未来国民的素质,这话也许不夸张。上苍恩赐我一对女儿,将来她们要为人妻、为人母,我将尽力教会她们自强自信,懂得尊重他人,关爱弱者,懂得包容和感恩,行为礼貌,善于学习。

 

时光如梭,我们回国已十年了,孩子们的德语几乎忘光,但有几句她们始终没忘,一句是“自己的错”这是提醒自己面对错误不要回避,更不要找借口推卸责任;另一句是“已经过去了”指不要纠缠过去的过错,要想办法弥补损失,下次不再犯,还有就是“谢谢你!我爱你!”。愿每个父母都对孩子充满爱,每个孩子对父母充满感恩,每个家庭都和和睦睦,无数和睦的家庭组成一个祥和的国家,祥和的国家才能发达。

 

2005-9-9

 

 

这篇文章是我妻子五年前写的,现在读起来别有一番感觉。因为五年过去了,孩子们都长大了,离开了我们,大女儿2007年以优异的成绩拿到香港科技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今年就要毕业了。即使她成绩十分优秀,我们也不断地提醒她,在社会上不仅仅看成绩,一个人的性格和综合素质往往才是决定他成败的关键;小女儿还只是个读高二的孩子,一个多月前去澳洲读高中,出国前雅思成绩考了7分,免掉了在澳洲的英文补习,要知道她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的英文补习班。在澳洲她的学习和生活也非常独立,让我们深感欣慰。

 

孩子长大后最怀念、最感谢父母的,不是父母给他们提供的生活条件,甚至不是念最好的学校。他们最怀念、最感谢父母的是,父母帮助他们培养了好性格。所有这些都证明了此文章观点的正确。

 

也许,中国很多父母的育儿观念也需要一些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地理
后一篇:安慰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