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十大观景台

(2010-09-27 09:30:18)
标签:

世界

十大

著名

观景台

奇观

转载

照片

旅游

分类: 转载图片

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为了让游客能够从高空感受大自然的壮观与美丽,同时又好好地过一把惊险与刺激的瘾,建筑师们打造了一个又一个高空观景台。

 

世界十大观景台

1.  奥地利达赫施坦的天行桥

 

素有“阿尔卑斯山的阳台”之称的达赫施坦天行桥海拔2700米,建于胡纳库格尔250米高的垂直岩表面。站在桥上,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360 度全景图,可尽情饱览南部的斯洛文尼亚和北部捷克的美丽风光。该天行桥海拔高度超过尼亚加拉大瀑布,甚至巴西伊瓜苏瀑布群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世界十大观景台

2.  挪威奥兰德峡湾观景台

 

观景台位于奥兰德峡湾之上,海拔610米。由建筑师Todd Saunders和Tommie Wilhelmsen设计。奥兰德峡湾观景台呈V字形,弯曲部分为整个结构提供支撑,水平部分最远程被一块大玻璃阻隔,以防止游客发生意外。对于那些有胆量走到最远程的人来说,他们不但可以借此展示自己的勇气,同时也可一览令人难于置信的峡湾风光。

 

世界十大观景台

3.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悬空桥

 

科罗拉多大峡谷悬空桥外形如一马蹄铁,距地面高度1219米,伸出大峡谷边缘20米。站在悬空桥上,能真正感受到什么叫 “惊心动魄”。

 

悬空桥由10厘米厚的玻璃建成,游客必须穿上特制的防滑袜。大峡谷悬空桥堪称建筑工程学的一个奇迹,能够承受70吨重量,可经受时速160公里/小时的大风。

 

世界十大观景台

4.  巴西伊瓜苏瀑布群观景台

 

伊瓜苏瀑布群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置身其中,能够获得其它很多地方无法比拟的观景体验。

 

观景台与瀑布群的距离近得可怕,只要游客双脚刚踏上去,衣服就被瀑布激起的浪花打湿,震耳欲聋的水声让人听不到其它任何声音。站在观景台上,看着瀑布从80米高的悬崖奔流而下,其冲击力和震撼力可想而知。

 

 世界十大观景台

5.  新西兰奥克兰的摩天塔

 

摩天塔高328米,是南半球的最高建筑。建造摩天塔共用去2000吨强化钢、660吨普通建筑钢以及1.5万立方米混凝土。它能够经受200公里/小时的狂风以及里氏8级地震的考验。天气晴朗时,视野可以达到82公里。

 

摩天塔的地面由无缝玻璃铺成,可以让游客尽情饱览360度的空中景色。如果没有一点勇气和胆量,一般人是不敢站到透明地板上的。

 

 世界十大观景台

6.  澳大利亚的伊拉瓦拉飞天道

 

伊拉瓦拉飞天道最近刚刚向游人开放。这个观景台位于南部高地罗伯逊附近的骑士山峭壁之上,周围被距地面25 米的雨林树冠所环绕。借助这个钢结构平台,游客可以领略在雨林树冠中穿行的感觉。飞天道的最大亮点属500米长的高架人行道,人行道上设有多个悬臂,可以将游客送向峭壁边缘,让他们尽情感受从基亚马到蚬壳港的整条海岸线的壮观景象。

 

 世界十大观景台

7.  瑞士的海角悬空观景台

 

观景台由保罗.布奇设计,是卡尔达达项目的组成部分。瑞士政府希望借助这一项目让卡尔达达山获得新生,整个项目预计于2010竣工。行道采用钢钛结构,走过这条通道,游客便来到悬空观景台,可饱览拉戈.马吉奥莱的美丽景色。游客还可以通过栏杆上的图片和文字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世界十大观景台

8.  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岩上之屋”

 

“岩上之屋”坐落于美国威斯康星州斯普林格林,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岩上之屋”出自小亚历克斯.乔丹(Alex Jordan)之手,于1959年首次对外开放。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说,这个位于岩石之上的观景台是由独特的房间、街道、花园和商店构成的一个联合体。它的“无边室”在山谷上方延伸数百英尺,2000多个手工窗户排成一线,煞是壮观。最值得一提的是,“无边室”下方没有任何支撑。

 

 世界十大观景台

9.  意大利的Il binocolo

 

Il binocolo是一座迷人的金属结构观景台,位于意大利特劳特曼斯朵夫城堡花园之内,好似森林伸出的一条机械臂,显得格外引人注目。“Il binocolo”意为双目望远镜,名字源于其顶端小顶的外形。这个望远镜形观景台由建筑师马蒂奥.图恩(Matteo Thun)设计。

 

 世界十大观景台

10.  奥地利的“蒂罗尔之巅”

 

“蒂罗尔之巅”海拔3000米,坐落于奥地利蒂罗尔的史度拜冰川之上,观景台伸出山顶部分9米,游客可尽情领略脚下史度拜冰川的完美景色。

 

考虑到所在地区恶劣的天气,采用耐寒钢建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误解(8)
后一篇:曹操答记者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