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的变化
(2008-11-02 16:38:43)
标签:
绰号称呼原创杂谈 |
分类: 杰克杂谈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可除了名字以外,你一生中还会得到许多其他的称呼或绰号(外号),不同的人对你有不同的称呼,给你起不同的绰号,这些绰号背后常常藏着很多有趣的故事。小时候还常常为自己的外号而苦恼呢,而实际上你的绰号越多,你的生活就可能越精彩。
小时候总盼着自己早点长大,希望不再被人看作毛孩子。初一时我们同学之间就已经在名字前冠以“老”字,屁大点儿的孩子就叫“老李”、“老张”等。一天几个同学约我出去玩,到我家楼下喊我“老叶”,我老爸赶紧答应着跑出去,笑得我们半天喘不上气来。慢慢长大后,开始被人称为“小叶”,此称呼虽然很亲切,却也时时刻刻提醒我:你的资历还浅呢,好好学吧!心里总是盼着有一天再被人称为“老叶”。现在情况却相反,已经很久没有人叫我“小叶”了,慢慢变得花白的头发让那个亲切的称呼离我而去,内心里还真有点舍不得。
大学时参加校手球队,我司职左边锋,强项是速度快,其实那时我的身体很单薄,像个木板,因此大家给我起了个绰号——小板。每当比赛中路打不开局面,教练就喊:小板来一个,我就从边路突破争取进球。经常飞身跃进小禁区,当球小角度射进球门的那一刻,我也摔在地上,换得一片喝彩声。球场上的勇猛也赢得了女朋友的心,她后来成了我的妻子。
在德国学习时,刻板的德国人总是认真地称我为叶先生,还要称呼您,表面看他们很客气,其实这是德国人与人保持距离的一种手段。毕业后我加入了德国的公司,从上到下无论是总经理还是工人,每个人都会称呼你为叶博士,在德国,你的博士、教授之类的头衔会一直跟着你走,直到有一天被刻在墓碑上为止。在德国公司工作了十年,我都一直没有起一个英文名字,因为没有人会对你直呼其名。回到中国以后就更是这样了,每个员工都毕恭毕敬地称你为“叶总”,无论你怎么让他们改口,没有人会相信你是认真的。在中国人看来,老板永远是老板,尽管我也只是个打工的。
后来换了工作,来到现在这家公司,老板见我第一面就问我:你有没有英文名字?他甚至打趣地告诉我,我们这些老外太笨,叫不准你们的中文名字,有个英文名字大家都简单。就这样我有了现在Jack(杰克)这个名字,而且是个我很喜欢的名字。Jack这个名字没有头衔,也没有学位,听起来很平等,任何人都可以叫这个名字。新公司与原来的德国公司文化完全不同,同事之间都直呼其名,对老板也是如此,让我觉得很亲切。
绰号往往是很有趣的谓称,几乎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都会得到很多绰号,无论你是否喜欢。小时候因为姓叶,被人称为夜猫子,后来演变成了猫。直到上大学这个外号才被渐渐遗忘,那时曾经对这个绰号耿耿于怀,现在却很怀念它,只是在中学同学聚会时才会被提起。毕竟这个绰号代表了我过去的一段历史,一段年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