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字的另类意义
(2008-09-24 19:41:19)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周末下午茶 |
“赢”字可拆成“亡”/“口”/“月”/“贝”/“凡”五个字,将这五个字引申为五个赢家所需具备的态度。
第一个字“亡”,代表要有危机意识:
我们必须要随时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变化,过去成功的经验,往往变成未来失败最大的主因,安逸的日子过久了,我们会越来越丧失斗志,有一个敌人或竞争者的好处是,它至少不会让你懈怠。
“亡”也可以表示“无”的意思,要学习让自己归零,对很多人、事、物不要有主观的成见,能多方了解彼此的需求。“亡”也可以很单纯是死亡或结束之意,虽是结束,但生命的周期是无限开展的,它更象征了机会与无限的生命力。
第二个字是“口”,代表沟通:
必须把你的想法告诉所属,要在不同的场合中宣示要达成的目标与决心。孙中山先生创建民国,他虽然没有参与战事,但他却不辞辛劳在海外奔走,向侨胞募款并宣扬民主理念。成功的“沟通”是双向的,除了有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之外,也要有倾听的能力。听得清楚,有助于了解彼此的需求,更有助于自己陈述论点。
第三个字是“月”,指的是时间:
任何赢都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在岁月下功夫,泡沫式的英雄作风,最后总如昙花一现般地消失无踪。棒球投手要有很严格的训练,必须在一次一次的比赛中掌握自己的优势,训练自己的胆识与应变能力。
“月”也代表亲身的实践,代表你无法只用命令方式,让别人来助你成功;而是要以身作则,以德服人,那时就会像众星拱月一般,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第四个字是“贝”,中国最早以贝为交易的货币,因此“贝”可以简单地说是钱,然而有钱就一定会赢吗?
这倒也未必,有的人虽然没有钱,但是他有技术,有智慧财产权、商标专利、丰沛的人际关系、跨国性公司的经营管理经验……等,这些可能都是无形的资产。
因此“贝”就广义而言,应是筹码,是可以为自己加分的“能力、条件”,它可能就是一个人的独特性,而要如何增加自己的筹码呢?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随时增加自己的知识、技能,保持学习的态度,就是最好的扎根方法。
第五个字是“凡”:顾名思义,凡指的是平常心。
我们努力去争取胜利,但是最后的成绩,往往不一定尽如人意。中国人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每一个失败中都含着成功的因子,我相信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要比从成功中学到的东西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