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与人际关系
(2008-09-24 11:19:11)
标签:
文化教育沟通培训 |
分类: 周末下午茶 |
演讲者:黑立言(卡内基训练总经理)
日前教学发展中心邀请到卡内基训练的总经理黑立言先生,以「赢在影响力──沟通与人际关系」为题进行演讲。本次活动报名深受师生同仁欢迎,现场座无虚席。黑先生以风趣幽默的言谈,夹杂有趣的实例,分享卡内基训练的精髓,并探讨如何培养成功的特质以克服压力与挑战。以下为演讲内容摘要:
美国政府早期开放林地,让许多人去伐木。有两个人年轻人相约一起去砍树,其中一个不停地努力砍树,都不休息,另一个砍了十几分钟就停下来休息。后来一天下来,都不休息的那个砍了十三棵树,中间停下来休息的反而砍的比较多,十四棵树。于是不休息的那个人就闷闷不乐,不明白为什么输。于是另一个就问他:「你上次磨斧头是什么时候?」许多人的生活就是如此,拼命地工作,却不去磨斧头充实自己。能够在百忙当中选择来听演讲,就是来磨斧头,相信这样回到工作生活中会更有效率、更有影响力。
成功的三角形:专业、态度、技能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曾经访问五百位杰出校友,调查他们在学术界或工商界中能够成功的原因与关键。经统计分为三类:第一是「专业」,即是学术领域或行业中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与基础;第二是「态度」,指你是否具有耐心、热忱与自信;第三是「技能」,这是无论在任何工作领域都需要的一般性能力,如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说服力等,这三项简称为「成功的三角形」。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校友纷纷表示在他们成功的关键要素中,仅有 15% 与专业能力有关,而 85% 是来自于技能与态度。由此可知,良好的专业能力只是一个基础,一旦跨越这个门坎,若想要能成功、具有影响力,关键是在于态度与技能,有良好的技能与态度才能帮助实力的展现。
成功特质的精华
一、自信
自信好比成功的地基,地基稳了才能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有自信的人当他出现的时候现场气氛如沐春风,没自信的人恐怕只有离开之后才能让人感觉如沐春风。黑先生举了一个自身的例子,当他购买了墨绿色的轿车,一上路,才惊觉满街都是厂牌型号相同的墨绿色汽车,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的「视网膜效应」。
「视网膜」是我们眼睛接收讯号的器官,我们自己有什么,就会把我们的视网膜,亦即注意力,放在同样有的人身上。因此,如果一个人很有自信,懂得欣赏自己,他自然而然也会欣赏别人;相反地,常苛责自己,没有自信的人,也总是只会注意别人的缺点,挑别人的毛病,如此就无法发挥影响力,也无法和别人有良好的互动关系。
曾有记者采访一位乒乓球冠军的教练,这位教练表示事实上他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训练这位选手的正手拍,因为对手还来不及攻他的反手拍,就已经被他的正手拍打败了!所以如果我们要培养自信,就要找到自己的「正手拍」,即找到自己的优点、最适合自己的成功模式。如此一来,我们自然而然就会肯定自己,自信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克服更多的挑战。
二、表达
表达的目的不只是自己单方面讲得高兴,还要注意别人的反应如何。怎样表达可以让人接受,这才是沟通最主要的目的。二战名将麦克阿瑟将军曾说:「沟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避免误解。」因为人与人之间在表达意见与想法的时候,讲话的方式和讲话的内容不一致,最容易产生沟通的问题。讲话的方式与内容一致,才能够有效地和别人沟通,让别人知道你的想法。
三、聆听
「聆听」是沟通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在与人沟通时,如果我们能够专注地、积极地去聆听,不但能够更了解人的想法,还能够改变他的态度和行为──因为对方觉得他受到尊重,这是我们能够发生影响力的重要关键。
世界汽车销售冠军吉拉德(Joe Girard)在刚踏入销售业时也曾经惨遭滑铁卢:一位想要送儿子轿车作为礼物的客户向他分享儿子上大学的兴奋,吉拉德虽然仔细聆听却一面同时处理手中的文件,没想到这样的聆听态度却让这门生意吹了,因为客户认为吉拉德并没有认真听客户说话。因此,「听到」还不够,还得让对方「感觉良好」,这才是成功的聆听。
如何让对方觉得你有认真听呢?关键在于「眼神」,专心看对方说话就能让对方感觉良好。而沟通的最高境界就是「说到对方很想听;听到对方很想说」的正向循环。
四、人际关系
卡内基对人际关系的定义并不是「当每个人的好朋友、让每个人都喜欢你」,「能够赢得他人的合作」才是较为可行且能够达到的目标。若是想要赢得别人的合作,就要找到别人的动机和渴望。一般人只对自己关心事情感兴趣,若想要有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勉强调整自己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因此我们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敏感度」,要能够适时发现别人要甚么,别人才会有动机和我们配合,当然,这也需要良好的 EQ、良好的态度才能做到。
卡内基训练机构曾有销售经理到一家公司洽谈时,由于实时察觉到董事长感兴趣的话题,并且投注绝大部分的时间在投其所好,虽然只用了几句话推销卡内基训练,最后却能漂亮地赢得订单。因此若是能察觉别人感兴趣的事,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情,自然而然彼此能够拉近距离,并且合作得更愉快!
五、态度控制
「态度控制」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情绪管理」与「EQ」。在一般工作场合中,我们无法选择只和某几种我们喜欢的人合作。因此,如何和不喜欢的人互动,至少在合作过程相安无事,是一门大学问。
卡内基先生的著作《沟通与人际关系》中,写有发生在南北战争时的一个故事:有一次南方总统询问将军某位上校的状况,将军对这名上校大力称赞。当总统走后,跟随将军的副官不敢置信,因为这位上校经常私下批评将军。将军却告诉这位副官:「总统问的是『我对他的看法』,总统没有问『他对我的看法』。」在职场或任何合作关系中,虽然总有无法合得来的对象,但是我们可以尊重认同对方的优点和贡献,如果能有这样的态度控制,不管我们互动合作的对象是谁,都可以共事愉快;这种能力无论在职场或是家庭都很重要。
六、积极正向
我们无法控制事件的发生,但我们却可以百分之百控制面对事件时的反应与态度。因此,若能建立积极正向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享受快乐、远离痛苦。如何保持积极正向的态度呢?美国前任总统肯尼迪有句名言:「失败的人会从机会中找困难,成功的人会从困难中找机会」。只要有积极正向的态度便能把所有事件都化为助力。
七、解决问题的能力
没有一件事情会完全按照我们的想法进行,面对突然发生的问题,思考「如何去解决」才是正面的态度。即使对方是错的,我们自始至终都要用四两拨千金的精神,以很好的弹性和方法去处理、解决所有工作生活中会发生的问题,这样做任何事情都会事半功倍。卡内基先生建议,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要思考四个问题:
(一)「到底发生了甚么事?」所有的困难和烦恼都是因为还不了解问题时就已经采取行动处理,因此要先了解现状。
(二)「发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哪些?」若不把真正的原因找出来,即使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错误的问题也是徒劳无功。
(三)「有哪些可能的解决办法?」
(四)「最好的解决方法是甚么?」遇到困难时只要先静下心,问自己这四个问题,再大的困难也能迎刃而解。
八、赞美鼓励
人一辈子都渴望拥有「重要感」。如果我们要让别人拥有重要感,就要常常看到别人的优点,赞美他、鼓励他,让他能够发挥他的潜力、变得更好。关于这一点,黑先生以他的弟弟为例:从小他的弟弟就不爱念书,父母担心他未来的发展,因此当弟弟小学毕业就把他送到美国念书。到了美国,弟弟仍旧没甚么改变,而且对书本毫无兴趣。但是当他的弟弟上了高中,参加了摔角校队,竟然被教练选为队长,令人跌破眼镜的是,原来弟弟的成绩是队员当中最优秀的!弟弟非常兴奋,因为这些队员甚至还来向他请教功课。从那时候开始,弟弟就开始努力念书,又申请上了大学,后来又因为得到教授的赏识与推荐,申请进了医学院。毕业以后在美国西雅图当医生,现在是华盛顿大学医院的副院长。
一个考试常考零分的小孩,长大后竟当上了大医院的副院长,这可能都要归功当年教练对他的鼓励与赞美。这名教练看到他的优点与特质,让他有信心,也改变他的态度,进而影响他后续的人生发展。因此,只要改变态度就能影响人生的发展,若要发挥影响力,就要不吝惜给对方赞美与鼓励,也许还能够对整个台湾社会有所贡献。
加速成长的学习循环
我们要怎样培养加强这样的成功特质呢?若想改变并强化自己的能力,要经过四个阶段:
态度:
一、「需要」:找到自己的需求。
二、「想要」:要有意愿。
三、「相信做得到」:要相信自己做得到
四、决定要行动
知识是原则、原理与方法,要变成技能必须透过练习,除了练习也要有好的指导,透过正确的练习得以培养技能、正确的团体给你正向的鼓励。而真正训练的目的其实是要养成习惯,更多的练习就会养成习惯,如此不断追踪,得到正向的回馈,这些肯定和奖励使你更有信心,并可以培养责任感。这就是学习的循环,透过这样的循环才能让我们越来越好、成长越来越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