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性德国佬的幻想爆发力
他是独自一人带着破单车从古城丽江出发,走滇藏,后来遇上了走川藏线的单车队。我是在拉萨河边的一个驴友客栈里认识了阿德,当时他灰头土脸地跟单车队一起入住这个客栈。
那是一个闹哄哄的晚上,在客栈不大的“大厅”里,有一帮人正在兴高采烈地猜拳打闹,而我的目光却被角落上那个英俊的欧洲面孔所吸引。他静静地看着窗外,好像在周围的喧闹中,他是一个透明的人,不属于这里。呵呵,要么是个深沉的老外,要么是个不通语言的家伙,不过笑起来天真无邪,我顿时对他生出好感。他全名雷纳·阿德勒(Rene
Adler)因为来自德国的缘故,大伙都叫他阿德。因为客栈里没人会说德语,那天只有我东一句西一句地用不搭调的英语和阿德聊了起来,于是很快成了他唯一的“知音”。
问:“为什么来拉萨?”
“寻找消失的地平线和人间天堂香格里拉,然后寻找属于自己的神话……”
哦,是来寻找神话的。唉,这回答一点美感都没有。
德国人特有的、强大的理性思维让我有些哭笑不得,而他仿佛一个刻板的时钟,却做着天马行空的梦。我想不明白为什么感性如神话的东西,会让这个彻头彻尾理性到家的德国佬如此着迷。凡是和英雄、战神有关的英雄主义气息浓厚的神话传说他都特别感兴趣。从《消失的地平线》到德国神话史诗《尼伯龙根之歌》再到西藏的《格萨尔王传》,这个酷爱神话的大男孩简直如数家珍。

接下来的日子,他给我讲尼伯龙根的神话故事,然后听我讲从网上荡来的关于格萨尔王的故事。谈到兴起,他还会用笔画着模仿故事中的王子英勇大战恶龙场景。“在拉萨这座充满神幻气息的城市里,讨论着东西方两个不同体系的神话,再加上这青稞酒,真是惬意。”看阿德的神情,仿佛是在邀请我彼此扮演一下各自的战神,来个东西方神话英雄的比武。和这个德国“顽童”在一起呆久了,我好像也回到了天真浪漫的少年时代,相信远处的山里住着神仙。
他眼中的爱和上帝一样重要
最后我们说到了结局。
一个拉萨的餐吧角落,灯光昏暗,偶尔出现的低语声并没有妨碍阿德,这时他的思绪穿梭在神话的魔幻与现实中。德国人特有的认真劲,让他在幻想时也是专心致志的。
问“两个神话的结局让你有什么新发现?”
“格萨尔王的最后写到他在东讨西伐,征战四方,降伏了人间妖魔之后,功德圆满,与母亲、王妃等一同返回天界,而留在世间的苍生,在得到神的福泽后依然需要用人世间的爱来彼此扶持,神殿烧毁了,格萨尔王也回去了。《尼伯龙根之歌》的最后,王妃得知真相,跃入熊熊的烈火随她的爱人而去,天宫在烈火中焚毁,她用爱拯救了这个世界。所以,古老的神的时代已去,新的时代为爱而生。”
问“神话的时代已去(has gone)?那我们这是神话之后的时代?”
“是的,雄,神话之后的时代为爱而生。”

答案终于揭晓。
长久以来关于神话的讨论终于落进现实,那些五彩斑斓的故事最终推导出这个结论,德国人的理想和感性碰撞出了不可思议的火花。神话,就像阿德的飞翔的翅膀一般。插着神话的翅膀,他独自骑单车在滇藏线上寻找属于自己的神话,穿梭在《尼伯龙根之歌》《格萨尔王》的魔幻与现实中,从阿尔卑斯山的那边的莱茵河畔飞至世界屋脊的拉萨河。可是现在他开始在神话中寻找爱了。
“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个为爱而生的时代,雄,每个人创造自己的神话。”
他与我碰杯,然后一饮而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