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来,西藏都是我的一个梦。高考结束不久,最了解我的老爸淡淡地对我说了一句:“保重。”我开始兴奋地收集和整理东拼西凑来旅费和装备,这个多年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就在我18岁那一年。
扎什伦布寺学拍照的喇嘛
早上6点,我在《天路》的铃声中醒来,经过几天的调整,我已经养足精神,收拾好行李准备去宗山古堡。沿着后山的公路前行至能看到白居寺的山坡上,站在高处发现这个县城竟如此美妙:如梦境般的小城被雾气笼罩其中,模糊到建筑物都无法辨认,却能清晰地听到山下传来的藏语对话声。这是我眼中最美的地秘境!
下了宗山跳上去日喀则的车,下午赶到了扎什伦布寺。
喇嘛们刚做完了午课,大多在休息,寺里比较安静。一个喇嘛正在学拍照,看他摆弄起机子很是认真。我把我的机器借给他,并临时充当了他的“师傅”,教给他一些相机的常用功能,并给他示范拍照。他很高兴,用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告诉我说,他准备用相机来记录这座寺庙的一切。但我想,也许他们就是扎寺的一切。
傍晚时分,赶上喇嘛们诵经,我坐在经堂门口发呆,香味弥漫,酥油味弥漫……
阿里,绝处逢生
一大早搭上去吉隆的车,在萨嘎岔路的马拉山口下车后,等了几个小时都没等到去萨噶方向的车。于是开始徒步,劳累的同时还没有食物和水源。走到我们都没有能力继续向前也无法返回的时候,我开始感到绝望。
直到下午1点,我突然看到一辆红色的车朝我们驶来。我努力地朝它挥手,兴奋难耐。
车子竟然是李师傅的!12天前,我在拉萨邂逅了这位来自东北的司机。当时他教我了一些处理突发情况的方法。此时此地,在高原无人区,再一次遇到李师傅不仅是缘分,更是我的福分。如果没有他的出现,我很难想象我将走样走出这里。
这件事后,我开始相信命运了。如同虔诚的藏族同胞一样,祈求神灵庇佑。

转神山——我成了朝圣者
从萨噶县搭军车经过18个小时的跋涉在凌晨3点抵达阿里塔钦。虽然早已精疲力尽,但我仍迫不及待地想去转神山。
第一站是海拔4860米的曲古寺。眼前是开阔的峡谷,散落着供人休息的帐篷,至此还是不能看到冈仁波齐。
两边的山上不时有小瀑布流下,也会经常看到旱獭和吐蕃鼠到处瞎逛。到止热寺经过短暂休整后,我们开始了转山最艰难的一段。此段海拔由5200米一直升至5700米左右。5点,我们才真正地站在了卓玛拉山口下方。海拔不断地攀升,在这一段转山者少了起来。双脚踩在雪地上,感受着5℃左右的气温。不一会儿又开始下雨,慢慢地雨变成了雪,最后雪变成了冰雹。6点左右,我们终于到了满是经幡的最高点,海拔5712米处。我感受着神山的神圣。
在这里,心跳得很快,风大且冷。不敢多留的我们开始加速度下山。至此很难再找到明显的路,我们开始踩着乱石堆小心翼翼地往下走。我们在满山的乱石堆中摸索着下山,大概40分钟后,终于回到了帐篷前。
俄罗斯朋友已经和着音乐跳了起来。藏族老板给我们送来了一瓶酒。在这个帐篷里,有中国人、俄罗斯人、墨西哥人;有汉族人、藏族人、夏尔巴人。大家来自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说着各种语言。偎依在火炉旁听音乐、吃泡面、喝白兰地御寒,享受着临时大家庭的温馨和快乐。
珠峰,蒙面的女神
“除了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带走。”这是我在定日看到的第一句话。一下车,我就马不停蹄地去探问到珠峰大本营的车,并买了门票。虽然经过一下午讨价还价,但仍然没有一辆车愿意带我上去。最后我只能退了门票,花了20元搭车到了岗嘎。却发现这个地方离珠峰更近,虽然没能亲近到美丽女神,却能在这里感受到她的气息,纯净无暇,让人心矿神怡。
TIPS:
奇奇:现为重庆某大学学生。高考结束后,他独自一人坐上去拉萨的火车,后又在西藏分段搭车,到后藏,去阿里。
奇奇毕业旅行路线:甘肃张掖→兰州→青海西宁→格尔木→西藏拉萨→纳木错→羊八井→拉萨→羊卓雍错→浪卡子→江孜→日喀则→定日→岗嘎→门布→聂拉木→樟木口岸→马拉山口→萨嘎→仲巴→帕羊→塔钦→冈仁波齐转山→扎达→古格→狮泉河→日土→狮泉河→革吉→改则→措勤→拉孜→日喀则→拉萨→兰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