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传统文学中除了正统的诗歌形式外,还有一种另类"杂体诗."最常见的就是藏头诗.首字成句或尾字中字成句.其他还有回文诗,神智体等,因为和图形相关,可以统称为图形诗或图画诗.
图形诗,也就是把诗歌写成图形:
比如美国当代诗人William Burford的一首小诗“A Christmas
Tree(圣诞树)”,小诗的形式呈图形,称作图形诗,黄杲炘教授的汉译堪称精彩。
Star
If you are
A love compassionate,
Yo will walk
with us this year.
We face a glacial distance, who are here
Huddld
At your feet.
这首诗不仅构成一圣诞树的图形,而且star一词,它除了字面意义外,其位置也正好与通常装饰在圣诞树顶上的那颗五角星相对应。其次。“
Huddld”是对“huddled”一词的故意误拼,为的是更显拥挤之状。再次的是feet
一字正在“树脚”处。原诗译诗都对音节数,音部数及用韵有所考虑。
星啊,
如果你那
爱中满含怜悯,
来年就和我们同行。
我们面对冰河距离,如今
拥挤
在你脚底。
这是最简单的图形诗.外国人不知道早在千年前中国人就开始有了写图形诗的历史.而且汉字因为文法与形体的独特,具有创作图形诗的巨大优势.比如:
一:盘中诗.
http://www.qsgcw.cn/UPLOADFILE/2007-5/20075122030365149.jpg
相传为汉时苏伯王之妻所作。苏伯玉赴蜀久而不归,其妻居于长安,她运用巧思制为盘中诗以叙思念之情。这种诗写于盘中,从中央起句。回环盘旋而至于四角,所以称为“盘中诗”。诗曰:“山树高,鸟啼悲。泉水深,鲤鱼肥。空仓雀,常苦饥。吏人妇,会夫稀。出门望,见白衣。谓当是,而更非。还入门,中心悲。北上堂,西入阶。急机绞,抒声催。长叹息,当语谁。君有行,妾念之。山有日,还无期。结巾带,长相思。君忘妾,未知之。妾忘君,罪当治。安有行,宜知之。黄者金,白者王。高者山,下者谷。姓者苏,字伯玉。人才多,知谋足。家居长安身在蜀。何情马蹄归不数。羊肉千斤酒百科。令君马肥麦与粟。今时人,智不足。与其书。不能读。当从中央周四角。”有说盘中诗为晋人傅玄所作。
二, 古代酒壶诗:
这酒壶的壶口部分是四个五字句,头三句的第一个字,采用了字谜和谐音的手法,但第四句又揭了底,把“端”字亮出来了,写出来就是:
山高好种田,儿孙个个贤,
立在壶瓶里,端的是神仙。
这酒壶的把、嘴、颈、肚、底等部分,是十二个七字句,诗句的排列同壶口部分的五字句一样,是按图形的对称规律进行的。诗句的先后次序打乱了,不容易找到开头,必须细心揣摩,仔细推敲,方可见端倪。我们把它写出来就是:
酒是人间大胆汤,人人吃了被它伤:
汉王为酒忠臣散,杨妃为酒马前亡。
六郎为酒三关死,李白为酒丧长江。
杜康为酒天牢禁,徐州折散汉关张。
君王为酒家帮破,高官为酒坏名扬。
兄弟为酒伤和气,夫妻为酒骂爹娘。
可以看出,五字句同七字句是上下两部分,二者在内容上并无关系。这首“酒壶诗”构图新颖别致,读法新鲜有味。
再比如著名的神智体诗:
“神智体”利用汉字字体的大小、长短、肥瘦、连断、等作谜面,用形体特征来构成诗句。即“以意做图,令人自悟”,以达启智益脑,妙趣盎然。是一种近乎谜语的诗体,亦称“形意诗”“谜象诗”,这种谜体是“以意境作画写字,悟人悟己的一种修养学问。”此体以意写图,使人自悟。它靠字形大小、笔画多少、位置正反、排列疏密等的利用,不是靠调序的利用。乍一看颠三倒四,缺“胳膊”少“腿”的,其实它是被古代文人称之为“神智体”的图形诗。以其设想新奇,能启人神智,故称“神智体”。
这几幅不同版本的图形是古代才女尤孟娘情意绵绵的一首七绝“神智体”诗。把图中字形和字义巧妙地结合起来,鬼斧神工地寄托了古代潮州一位才女的痴情。尤孟娘美丽多情,天资聪颖,琴棋诗画无一不精。这天傍晚,尤孟娘耐不住书房寂寞,依窗远眺窗外,一池春水波光粼粼,成双成对的白鹅儿,在池水中追逐嬉戏。尤孟娘触景生情,思念起久违了的远方丈夫,那万般柔情再也无法抑制……夜深了,尤孟娘不能入睡,辗转反侧,思绪万千,只得披衣下床,磨墨拈笔。然而,当她展开纸张,正想下笔的时候,一种年轻女子的羞怯感浮上心头。她想:直说吧,定然被捎信人发现自己的秘密,多么不好意思。经过一番苦心思索,写了这首情意绵绵的七绝,寄托自己的婉转心曲。由于神智诗创作和欣赏具有一定的难度,一般只在文人、闺中人中流传。
不同版本不同的读法:

三:苏轼可以任意读的反复体.
http://www.qsgcw.cn/UPLOADFILE/2008-12/200812271775671757.jpg
四:清代无名氏的"龙"盘图.
http://www.qsgcw.cn/UPLOADFILE/2007-10/2007101010181493785.gif
将内圆中“龙”字分作“立、月、上、已”四字,从“立”字读起。其中有重复读字和拆合字。按此可读成五言十二句。
立马朝前走,上道值阳春。
巳时行得到,月落望天明。
明日清早起,走马上朝廷。
春来百花放,到处有歌声。
木木林中去,山山出白云。
八刀分果吃,门口问先生。
说明后四句的开头,须重读或拆字。
五:<图形诗>历史中最为有名的莫过于武则天时期轰动一时的<璇玑图>.
苏蕙的“璇玑图”轰动了那个混乱的时代,大家争相传抄,试以句读,解析诗体,然而能懂的人寥若晨星。“璇玑图”流传到后世,又不知令多少文人雅士伤透了脑筋。唐代女杰武则天,就“璇玑图”着意推求,得诗二百余首。宋代高僧起宗,将其分解为十图,得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明代学者康万民,苦研一生,撰下《“璇玑图”读法》一书,说明原图的字迹分为五色,用以区别三、五、七言诗体,后来传抄者都用墨书,无法分辨其体,给解读造成困难。康万民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阅读方法,分为正读、反读、起头读、逐步退一字读、倒数逐步退一字读、横读、斜读、四角读、中间辐射读、角读、相向读、相反读等十二种读法,可得五言、六言、七言诗四千二百零六首;每一首诗均悱恻幽怨,一往情深,真情流露,令人为之动颜。
这里仅选择几首从“璇玑图”中整理出来的诗,以体现苏蕙情意之一斑:
苏作兴感昭恨神,辜罪天离间旧新。
霜冰斋洁志清纯,望谁思想怀所亲!
这是一位被“新人”取代的“旧妇”唱出的幽怨和不平,但对于远方的夫君她依然怀着“霜冰”般纯洁的一片真情。
伤惨怀慕增忧心,堂空惟思咏和音;
藏摧悲声发曲秦,商弦激楚流清琴。
这首诗正读、反读皆可,描述了满怀悲思的人儿,独自坐在空寂的堂上抚琴,琴声时而呜咽如泉,时而激越如风,倾诉着抚琴人翻卷涨落的心声。
嗟叹怀所离径,遐旷路伤中情; 家无君房帏清,华饰容朗镜明。
葩纷光珠耀英,多思感谁为荣?周风兴自后妃,楚樊厉节中闲。
长叹不能奋飞,双发歌我衮衣;
华观冶容为谁?宫羽同声相追。
四:还有著名女诗人朱淑真的圈圈诗.这首图形诗比较独特的是,图形的象征意义比较强,并非图形结合.而是以图形辅称诗情.
宋代女诗人朱淑真一生颠沛流离,红艳薄命。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她幼年才气过人,读书一目十行,文章清丽幽艳,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才女。朱淑真19岁完婚,随夫宦游于吴越荆楚之间,因不堪离乡颠沛,返家乡。但她的丈夫却连年经商在外,这给她带来了说不完的幽怨和烦恼。传说有一年,淑真的丈夫又外出做生意,眼看又到年根岁底,丈夫还不见影儿。她在家中思念无奈,便托人捎了一封信去。她丈夫打开信一看,只见信上画着十三行大大小小的圆圈儿:这些圈圈是什么意思?她丈夫左右端详不解其意。正在为难之时,巧有一阵小风吹过,将信纸吹落案边的瓦盆当中。丈夫连忙捞起,信纸已经湿透,只见那十三行圈圈儿的夹行中又显出了十三行密密麻麻的小字,于书脊夹缝见蝇头小楷《相思词》,顿悟失笑.夫阅信,次日一早雇船回海宁故里。朱淑真的“圈儿词”实际是咏月诗的形象化表达,是抽象画的另一种形态。诗人的幽默含蓄风趣演绎得淋漓尽致。
朱淑真的诗谜画:
………………,相思欲寄无从寄,
○。 画个圈儿替。
¤, 话在圈儿外,
⊙, 心在圈儿里。
○, 单圈儿是我,
○○, 双圈儿是你,
○○○ 你心中有我,
◎, 我心中有你。
(;;;; —◎ 月缺了会圆,
◎— (;;;; 月圆了会缺。
◎000000 我密密加圈,
OOOOOO◎ 你须密密知我意!
……………… 还有那说不尽的相思,
OOOOOOOO 将一路圈儿圈到底。
原来淑真早料到丈夫看不懂圈圈的意思,使用矾水作了注释,遂传为千古佳话。
详细了解可见奇诗怪词网:http://www.qsgcw.cn/index.asp?boardid=5
六:
由此可知,图形诗自古有之.有经典的也有浮浅的.有些纯属文字游戏.有些可以称为文字艺术.诗歌文学当然以正统诗歌形式为主,因为图形的束缚,有时会影响到诗情的自由与自然发挥.比如以量取胜的<璇玑图>,诗文就难免流于晦涩,而且并没有独特图形.更多后来专家着意推求的一些读法就过于牵强.
诗歌的主要功能,是抒发情感,展示自我,感性流露的.而图形诗展示的只是汉字文法形态的巧妙与独特.而这两者相碍,很难兼得.但因为还是具有独特观赏意趣,千年来并未断绝,而且作为一中独特文派流传下来.直至今日悉心研究者仍不在少数.
http://www.qsgcw.cn/UPLOADFILE/2007-8/20078261211287153.gif
心形:http://www.qsgcw.cn/UPLOADFILE/2008-10/2008101521375089478.jpg
扇子
但一首能引共鸣的,绝妙好诗也不需要依托图形来传世. 比如李白一生从未作过图形诗,作过图形诗的苏轼也不是因为图形诗而出名.不知道图形诗的中国人,仍不失为中国人,可如果不知道李白苏轼,在文化意义上就不能算个完整的中国人了.
历来对图形诗排斥的人不少,贬斥为文字游戏.那是因为多数图形诗确实过于浮浅滥觞.http://www.qsgcw.cn/UPLOADFILE/2008-12/2008121810414672452.jpg
把一段诗,不分内容好坏,格调高矮,都可以任意书写成自己喜欢的图形.甚至有些真的只是把文字书写成图象.
七:于是大家一看而知,这种创意谁都可以做.其实就是直接把一段自己喜欢的诗歌,散文,哲文等任意一段文字按任意图形书写便是.诗歌写成图形叫图形诗,同样散文写成图形,就叫做图形散文,哲文所写也可叫做图形哲文等等.可统称文字图或图形文字.
于是大家觉得,这种创意太简单了,没意思.创意太简单,就不能称之为创意了.这也是所以几千年来,作之者有,但贬斥为"文字游戏"者更多.所以一直未登文坛大殿,未入文学主流.但任何游戏玩到一定深度都是可以变成艺术的,因为游戏本身也是符合宇宙大道的,尤其在不同的人手里,当有被赋予不同的情感或思想之时.
"圣法诗"因此应运而生.详见圣法诗辞条.http://baike.baidu.com/view/1910607.htm
他与传统图形诗直接把诗写成图形的不同是,是通过文法辐射的规律,营造成诗中藏图的诗文互藏的较为复杂的趣境.
因为"圣法诗"追求的就是诗才与图形的结合.既要图形美观符合主题,诗词本身也要高雅绝妙.不单有观赏功能,更不失诗歌主职抒情功能.于是就有了<奥运7印诗>,而且是第一个把新诗散文古韵多种文体融合一体的图形诗.如第一印.
http://www.qsgcw.cn/UPLOADFILE/2008-7/200877175268934.jpg
这是三首奥运诗合一的奥运诗。其中第2首诗,用白颜色标出来来就恰好是一个奥运会徽,中国印的形状。
第1首诗是整体诗文《宙斯印》。包括红白色全部字内容。
第2首诗是“京”字形白体字部分,也就是宙斯启示给我们的内容。白体字连起来就是独立的一段话和独立的一首诗歌。“神来中国”4字是白体诗的标题.
白体诗内容:从第4行的“始”字开始,沿白线逐字读,逆时针方向:
"始自公元前,希腊祭祀他圣首宙斯。大奥庆赛今成全地球人,祝祈和平永健幸福盛世降临之,圣人盛会。无终圣火传耀五洲兆方国。西方止战梦,同东方大同梦,全在年八中国中心汇聚。比赛更高更快更强雄。同一梦时同一世,现在实现开始。"
而且"圣法诗"是作为一种图形诗的集大成者出世.不像以上图形诗,往往是单一的读法,或是一诗一图.而是多诗多图,甚至万诗万图.万诗万图不是做一万首诗歌,书写成一万种图.而是从一篇独特诗图中,可以演绎出无限组诗图出来.于是就有了牛年春为"祖国60周年"而做的,圣法诗代表作<诗田圣法图>,也名<牛孩圣法图>.只用196字(包含34个牛字,且本身横竖斜倒都是可以畅通成文的.这也是千年来首出.),可以无限推求.按任意图形可以推读出无限诗歌出来.

整个"诗田"就像图形诗的万花筒,或者图形诗的魔方块.如果魔方块锻炼的是人的空间思维,那么"诗田"则更多体现的是人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文法逻辑的灵通思维.
而"诗田"并不局限于去追求申请"图形诗"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而是还要借助图形诗的独特,以及诗图中的独特图形,展示诗情,兼具抒情功能;还要籍此抒发思想,隐喻哲学.于是这就有了为新中国60周年大庆,而特意推出的60幅中华历史图卷.解说历史,阐辩思想,从而指明方向,预言未来.于是就有了从诗田中孜孜推求而出的:<田间预言60图>.一诗一寓意,一图一历史,并计划附带作者的独特历史正解出版.见下(从同一幅<牛孩图>中可以推出无限种不同图形.):

图形诗发展到"圣法诗为极致",也代表文字艺术像其他任何艺术一样走入了他的终末阶段.所不同的是,许多艺术门派比如绘画比如雕塑比如西方诗歌,由嚎叫派野兽派意象派渐走入抽象死亡,终丧失掉其最初的单纯气质,失去了其最主体的抒情功能.
圣法诗不同的是相反,把原本不成熟,抽象的文字文法,更具象化,更全面展示揭示出来.不是代表图形诗的终结,而是要代表图形诗的颠峰盛开.
这样说,不单是指"诗田"中的图形数量而言,更重要以诗图配历史讲述思想讲解.把本被边缘化的图形诗艺术纳入正统文学中来,从而抒发独特的哲学意趣与思想.借助这本极奇妙,却一直被亿人所忽略的独特抒情载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