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速学校优质发展

(2016-12-26 14:38:08)
标签:

科研

教师发展

分类: 总结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速学校优质发展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坪山实验学校教师专业成长工作总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校自建校之日起就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因此,确立了“强师立校,名师兴校”的发展战略,并由科研处具体组织实施。近几年的工作实践和所取得的成果再一次证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校的优质发展密不可分,只有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才能有效加速学校的优质发展,只有教师的道德水准与专业素养不断提高,才能确保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日俱增。秉承学校这样的发展战略与思考,一年来,学校科研处认真履行“培训、指导、研究、考核”的职能,把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校的优质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本学期在教师专业成长上,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平台,开展了一次又一次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学校发展增光添彩。

一、专家引领,为教师专业成长导航。本学期我校多次邀请市内外、省内外的特级教师、骨干教师、教育专家、行政领导来校举行专题讲座。712日到17日,邀请北京教育学院杨志成院长、张巨河教授、李斌处长、张燕教授、郑葳教授给学校全体行政、科组长以及骨干教师做有关课程整合理论与实践培训;827日,邀请“三叶草故事家族”创始人、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周其星老师请来校作《彩色阅读教室》讲座;829日,在本学期开学之初教师全员培训之校本培训中,邀请坪山新区2015年度和2016年度年度教师姚远、张珂老师来校作《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请科研顾问陈光浩老师进行论文与研究报告撰写专题报告;1118日张巨河教授到我校为1-9年级家长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培训;128日,北师大教材主编章飞教授来我校为数学教师进行教材与课标解读;极大地开阔了教师的专业视野,丰富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增强了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信心,成为我校教师专业成长的主旋律。

二、“青蓝工程”,为教师专业成长护航。“青蓝工程”是我校长期坚持的一项旨在帮扶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机制。本学期,我校招聘了一大批青年教师,虽然他们专业知识比较前卫,教育理念较为新颖,但是没有课堂教学实际经验,驾驭教材、驾驭课堂、驾驭学生的能力都有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本学期开学初,学校就举行2016——2017年度坪山实验学校师徒结对仪式,在结对仪式上,校长亲自给师傅们颁发师傅证书,拜托师傅们要在常规教学,教教学研究中作徒弟们的榜样,履行师傅职责,使徒弟们尽快成为学校的生力军,同时,也要求徒弟们虚心向师傅们学习,多向师傅们请教,尽快站稳讲台,站好讲台。每学期第一项教研活动是新教师展示课。通过展示课,师傅和同学科老师们听课、评课,对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依据展示情况,师徒一起制定本学期活动目标、任务、活动形式及其活动内容,在期末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师徒颁发荣誉证书。最近两年来,每学期不少于20对以上的结对关系,涉及多个学科。德育处也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开展了班主任“青蓝工程”活动,使一批年轻教师成功地走上班主任工作岗位。从每学期考核的情况看,这些被帮扶的青年教师确实进步很大,有很多从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到能在科组中起到带头作用。这项活动已经成为我校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重要途径,因此,“青蓝结对”活动成为本学期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道靓丽风景。在“蓝青工程”活动中,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王伟芳、万圆梦、王罗成等老师在短短三年时间已经成为学校的教学科研骨干。

“青蓝工程”活动,既发挥了我校骨干教师、老教师的带头引领作用,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驾护航作用,使一批新教师、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得到应有的帮助,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快速成长,为学校的良性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三、多元培训,夯实教师专业成长基础。教师的专业成长其出发点在于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学校每学期都为制定并实施了师训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一系列校本培训活动。

1、新教师培训。每学期,新区都会组织刚入职的教师新教师参加为期三天的新教师培训,邀请一些特级教师给新老师将自己的成长经历,让年轻老是有了努力的方向。本学期的新教师培训,新区给每个学校新教师展示精神面貌和风采的机会,我校参加培训的二十多个老师在展示活动中展示我们实验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给新区领导和参加培训的兄弟学校的老师留下深刻印象。新教师张标老师在体会中写道:“当实验的大队伍站到台上那一刻,我们的亮相赢来了阵阵掌声,那一刻,一种荣誉感油然而生,之后我顺利完成了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演讲,一切就这么毫无预兆的顺利进行着,这是我们麒麟之力形成的开始——命运不会亏待有准备的人”。这就是我们实验人,我们实验未来之星。

2、班主任培训。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纽带,学校的全部工作都与班主任有关,班主任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工作质量。为了提升班主任工作水平,促进班主任教师内涵发展,我校采取了优先强化班主任的策略,多途径、多形式、多内涵地对班主任进行培训。一是老班主任带新班主任,使年轻班主任在老班主任带领下在短时间内熟悉和了解班主任职责,班级管理方法,如如何开班会、如何和家长打交道、如何做班级文化建设;二是请市优秀班主任来学校做班主任全员培训。另外,每学期还派一批批年轻班主任去省内外参加专题研修。923——26日,学校选派刘辉波、刘爱红,邱佩葵、张蓉等6名班主任赴东莞参加“尊道崇德博学笃志——全国中小学新学期班主任成长、成功、成就高级研修班”的学习,班主任们体会最深的是“教育是慢的艺术”,要有耐心让孩子们慢慢来,明白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班级工作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113日到5日,又选派梁永玲等4名班主任去中山市参加“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有效德育与班会课观摩”研修班。班主任们在体会中写道:秦望老师的《共同生活:有效德育的途径》主题报告,让我深深地懂得,作为一名班主任,仅仅是掌握自己所教的学科的专业知识远远是不够的,还需要精通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做一个博学多才的班主任;王磊老师的《“十招”打造迷人微班会》让人眼前一亮。他用案例的形式给我们生动地展示“招数”,其中的《毛竹的魔法生长》案例给我留下了时刻的印象,画面非常清晰、生动,伴随动听的音乐,班主任老师无需用太多的言语去描述,学生一下就走入了情境,十分自然地就懂得了成功的路上要经得起等待,需要慢慢打牢根基;黄平老师的《注意力》班会现场示范课让我赞叹。不得不说的是黄老师的肢体语言真是太丰富了,十分有效的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让班会课绽放了美丽的花朵!

通过培训,老师们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班主任,需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要充分灵活利用互联网,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切记生搬硬套,要创造自己独特的风格,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的引路人,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3、平板电脑培训。平板教学,能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互联网+”更为平板教育提供了方便与实现的可能。为了提高教师们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水平和能力,我校与中博科创合作,进行了第四期教师平板教学培训,并选派十名学科骨干教师远赴北京参加平板教学观摩。通过观摩北京昌平实验学校平板教学课堂,感受到平板教学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深化和内化,还能更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即是,提高教学内容的整合性;增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促进教学评价的及时性。

四、课堂练兵,打造教师专业成长阵地。

我校把站稳课堂、站好课堂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本着少搞花样,讲求实效的研究原则,把研究重点聚焦在课堂上。本学期,学校除了一些新教师展示课等活动之外,还先后开展了骨干教师引领课、师徒“同课异构”、语文阅读课、小组学习示范课、多种课型特色课、平板教学研讨课等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活动,做到人人讲公开课,做到有课必须先集体备课做研讨、课堂教学展示必须听、展示之后必须评、教者课后必反思。这种课堂练兵有较为广泛的参与度,有视野开阔的丰富性,有引领示范的真实性,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卓有成效。教师们在校内开展课堂练兵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市区级名师送课到校活动,本学期,庄泳程老师,去河源送课,王晶,王罗成、郑王炜、冷永刚等老师去汕尾送课,每学期,我校十几位区三线名师去“百校帮扶学校”培英学校送课、做讲座。同时,深圳实验学校作为我们的帮扶学校,每学期都会选派学科骨干教师来我们作示范课,为我校教师课堂练兵提供了鲜活的课题,增强了教师们在职提高的信心,本学期,在九年一贯制课程发布会上,我校8位骨干教师展示的平板教学课得到来自全国各省市专家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五、名师示范,加快教师专业成长速度。

1、校内名师上引领课。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老师,好的老师就是一所学校的旗帜,名师则是一所学校的名片。名师首先是所在学科的骨干力量,要站得好课堂,做好专业引领。为此,学校开展名师示范课、公开课,为他们展示各自的教学艺术搭建舞台。一年来,我校名师每学期都会在科组上示范课、做讲座。程宏亮和钟映霞副校长在科组上展示课各三次,冷永刚主任不仅在学校为历史组老师上观摩课,还为新区历史老师做讲座,语文组庄泳程老师为科组老师上多节观摩课和讲座,夏丽娟老师为数学科组做讲座2次;王晶等教坛新秀常活跃科组的讲台上。

2、名师工作室名副其实。为加快推进深圳市名师队伍培训培养工作,发挥名师的辐射、引领、示范作用,深圳市教育局于201512月为“夏丽娟名师工作室”挂牌,一年来,工作室主持人在繁忙工作之余,竭力建设工作室,积极开展组织各项活动,为年轻老师提供学习成长和互相交流的机会,让名师工作室发挥它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引领作用,让教师们有一个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平台,使一批年轻教师在教育教学上不断进步。自工作室挂牌以来,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在主持人夏丽娟的带领下,制定工作计划和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实行成员分工合作的运行机制,每月召开一次专题研讨会,对工作室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安排下段工作,确保了工作室的高效运行;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成员的研究水平,工作室邀请广州第二师范学院、凤凰网十大洞察力博主许锡良教授做《如何撰写论文和课题开(结)题报告》讲座,聘请深圳市教科研、著名数学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做工作室指导专家,申报张文质老师黄爱华老师主持的“生命化教育与大问题教学”课题。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这个课题,工作室多次邀请黄爱华老师做“如何设计大问题教学”专题讲座,并进行“如何研读文本”专题培训;工作室主持人在坪山新区坑梓中心小学课堂教学交流,工作室成员方芳老师做“年、月、日”的观摩课。课后,坑梓中心全体数学老师和河源跟岗的老师参加评课活动,最后,工作室主持人夏丽娟老师做“我的数学课堂”讲座;12月初,工作室十名成员参加在山东济南举行的“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年会,王锐利老师荣获说课比赛一等奖、夏丽娟老师获最佳指导老师讲;1215日,工作室在龙岗同乐主力学校举行同课异构活动,黄爱华老师亲临现场作指导,并就“如何撰写大问题教学案例”做专题讲座;1217日,工作室参加第23届“现代与经典”黄爱华教学艺术工作坊的研读文本活动,工作室唐登超老师给来自全国的数学教师展示工作室研读文本的成果;1222日,工作室主持人夏丽娟老师在坪山新区第二小学做“如何出好一份数学试卷”的讲座,并针对第二小学各年级老师的出的试卷做点评。

3、加强新区名师考核。自新区名师工程启动以来,我们每年都能积极配合新区名师考核小组从师德表现、所获荣誉、教学工作表现、履行职责和义务、经费使用等方面对2013年新区名师进行考核,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优良率百分之六十以上,优良率每年在新区名列榜首。12月底,新区名师考核现场会在我校举行,我校的名师管理工作和名师所发挥的作用,得到了前来参会领导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肯定。

六、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品位。

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重要途径,是实现教师由知识型、经验型向学习型、科研型、专家型的必由之路。因此,科研兴校成为我校的重要办学特色之一。近年来,我校教师人人做课题,实现科科有课题,全校老师参加市级重点课题《九年一贯制课程整体建构》,夏丽娟名师工作室申报国家级课题“如何进行大问题教学设计”,在2016年市区课题申报活动中,我校有5位老师申报市级课题立项,还有15位老师带领学生申报市级学生课题立项,2015年市级中小学生课题于1226日结题。

七、阅读分享,增强教师专业成长后劲。

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综合素质,让全体老师树立“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读书成为一种乐趣”的意识,本学期,我们结合“深圳市十万教师阅读行动”,为老师购买了市教育局推荐教师必读书籍,包括《教育的目的》(英)怀特海;《民主主义与教育》(美)约翰•杜威;《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学;《第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艾斯奎斯;《我是一支爱写作的铅笔》山姆•斯沃普;《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红楼梦》 曹雪芹;《童年的秘密》玛丽亚•蒙台梭利;《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哲学家与儿童对话》普雷希特,让每位老师从中自选两本书,由学校集体购买,然后分发给老师们阅读。之后,我们还举行两场阅读分享活动,让老师们交流分享读书体会。11月,姜京老师在新区举行的“阅读思辨会”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并代表新区参加深圳市举行“阅读思辨会”比赛;12月,学校又投资十万元,为图书室添置了五千多册书籍,其内容涉及教育,科技、文学多个领域,不仅丰富了学校图书室的藏书量,更为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教师的阅读是教育者的必要行为,是教师专业成长持续、健康、科学的必由之路,我们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走下去。

通过以上系列活动,有效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大批新教师、青年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崭露头角,茁壮成长。教师的快速与健康成长,给学校带来了无限活力,也在较大程度上加速了学校的优质发展。如陈雪云老师获“深圳市2015年初中数学微课比赛”一等奖;冯雅萍老师获区“新教育杯”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一等奖;黄晓彬老师获“小学信息技术新教育杯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李晗老师荣获“小学语文新教育杯课堂技能大赛”一等奖;李清梅老师荣获“深圳市教具制作比赛”一等奖;刘岸老师获市“首届舞蹈教师素养比赛即兴创编”一等奖;刘慧老师获“深圳市初中英语课件评比”一等奖;石丹老师获“深圳市初中英语课件评比”一等奖;王伟芳老师获“深圳市教具制作比赛”一等奖;夏沁雨老师获“深圳市第三届微课大赛”一等奖,夏秀明老师获“深圳市第三届微课大赛”;王晶老师获“深圳市初中英语反思评比”一等奖

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项没有终点的工作,我们将一如既往重视教师专业成长,不断创新教师专业成长机制,丰富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提高教师专业成长效率,在促进教师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为把我校建成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学校做出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