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http://s16/middle/5c484fc4x952be7ac0234&690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比较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的大小,能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并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它是在学生认识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分数无论是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跟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会感到很困难。
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教学时,充分利用两个小朋友跟月饼的情景,使学生理解一人一半就是每人分得月饼的1/2。知道分数是在我们分物体的过程中产生的。1/2是认识分数的一个起点,因此理解1/2的含义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理解1/2,除了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可以用1/2来表示,当学生理解了1/2的含义,理解1/3
,1/4等分数就不是问题。 认识几分之几是在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进行的,有了几分之一作为基础,学生很容易根据图来理解几分之几就是几个几分之一。
比较分数的大小看似容易,学生真正要准确比较还是感到很困难的,尤其是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在教学中,学生虽然能借助生活中的例子解释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少,但比较的时候还是转不过弯来。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相对来说要容易许多,基本都能解释比较的理由,分母相同,就是平均分的份数相同,其中一份就相同,取的份数越多,分数就越大。
关于用分数的加减法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这一单元教学的一大难点。由于学生对于1和一个整体很难理解,教学中,学生问我,一个整体不是1个,那是几个?刚从整数走过来的孩子只知道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怎么“1”还可以代表2
3 4
10
......,这个问题不理解,就不能理解“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这个月饼的1/2,每份是1/2个”、把2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也是这个月饼的1/2,但每份是1个“这些问题,还有,比如:“修一条10米的路,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了几分之几?”很多学生认为每天修1/10。另外,学生很难理解那些带单位的分数和不带单位的分数有什么不同。比如1/2个和1/2个有什么不同?“1/2个”是半个,那“1/2”是多少个?我告诉他们,那些不带单位的分数描述的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这样说太抽象了,他们很茫然望着我,我感到很失败。
从这一单元测验情况看,学生对于分数的意义的确没理解,1和一个整体也没分清,因此很多判断题就不会分辨对错,或许等他们到了五年级再一次认识分数的时候这些问题就不成为问题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