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要求学生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口诀的来源,理解每一句口诀的含义,熟记7—9的乘法口诀,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构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学模型。熟练地用7—9的乘法口诀口算,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在教学第四单元教学2—6的乘法口诀时,学生记忆口诀感到很轻松,我就把重点放在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以上,原以为学生有了2—6的口诀作基础,学习7—9的乘法口诀不会有什么困难,没想到记忆口诀让大多数学生感到棘手,不就多了几句吗?怎么就这么难记?虽然我也采取了多种方式练习口诀的记忆,但到现在还有十几个学生记不住,多数学生不熟练。
学生第一次接触用“倍”来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会用“多(少)多少”来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相对来说“倍”的含义对于六、七岁的学生来说还比较抽象。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反复操作,通过摆实物、画图形、画线段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几个这个数那么多”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在摆、画、说的活动中逐步建立起“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数学模型。
从这一单元测验看,学生对于本单元的知识要点掌握较好,做题态度也比以往端正,粗心的毛病有了极大的改善,速度也有所提高。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口诀不熟练,二是少数学生还是没读清楚题目要求(“把算式从小大大排列”做成“从大到小排列”)。另外,通过这次考试我发现我们班有二十多个学生对“解决问题”的题不去分析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只是死记硬背计算方法,这可是数学学习的大忌。(锯木头、上楼梯、栽树的题我从一年级讲到二年级,少说也做了30次,可还有二十多人不会)
这一单元考试,100分10人,90到99分28人,80到89分18人,80分以下10人,6人生病没考。考的较好的学生有:李子烨
杨毅刚 李迪奇 杨晓骞
胡雪妍 翁晓熙 胡梓歆
何子昕 周芷涵 郑雯婧
谢雨 柯舒鹏
,大家要向他们学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