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肌梭与腱梭的概念

(2013-05-28 17:10:49)
标签:

转载

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perceptive/page_4_balance/spindle_tendon.jpg

    腱梭(tendon spindle,tendon organ of Golgi)分布在腱胶原纤维之间,与梭外肌纤维串联,纺锤形腱梭的腱纤维束上,缠绕着感觉神经末梢,与肌梭的构造相似,这最初是由高尔基(C.Golgi)记述的。腱梭是一种张力感受器。当肌肉收缩张力增加时,腱梭因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冲动沿着感觉神经传入中枢,反射性地引起肌肉舒张。与肌梭不同,它不受传出性神经的支配。肌梭和腱梭一起作为本体的反射感受器,对动物的保持姿势和协调运动,具有重要的作用。

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perceptive/page_4_balance/spindle_tendon_histology.jpg

 

牵张感受器  包括:肌梭高尔基氏腱器官内脏壁大血管壁内的牵张感受末梢等。
  腱器官  又叫高尔基氏腱器官。位于骨骼肌肌纤维肌腱交界处,呈梭形,长轴肌腱的纤维平行(图1)。在肌腹的纤维隔中也有散在的牵张感受器。整个感受器呈梭形,外面包有致密的被膜,使感受器内液与膜外隔开,肌纤维由被膜的一端穿入,在被膜套的开口部有一领状套,紧套着肌纤维,被膜套的近中间部侧方有一个小管状结构,是神经纤维穿入感受器的通道。在感受器内,神经末梢纤维与构成肌腱的胶原纤维束互相绞绕形成绳状。感受器本身被结构组织分隔为若干纵行小隔,小隔内填有隔细胞。这种感受器对牵张刺激阀值很高,因此不是灵敏的牵张感受器而是一种运动感受器,当肌肉在主动收缩时,它的冲动发放频率明显增加,可以传到大脑皮层的感觉区和运动区。
  肌梭  分布在肌腹内对牵张敏感的结构。每个肌梭由 2~10条细而短的特化的肌纤维组成,这种肌纤维叫做梭内纤维。每个肌梭外面都有结缔组织包囊,每个梭内纤维的中段膨大部分有多个细胞核肌浆也较多,但这部分的收缩能力很弱。梭内纤维的两端,横纹仍明显,有收缩功能(图3)。由结缔组织纤维将肌梭的两端连在肌腱或肌腹的纤维隔上。当梭内肌的两端部收缩时,可将梭内肌纤维中部膨大部分拉向两端,使包囊拉紧。在肌梭的膨大部分环绕有若干粗而有髓鞘的神经末梢,叫螺旋式神经末梢,两者合成牵张感受器。当肌腹被拉长时,肌梭中部紧张度显著增强,可使神经末梢兴奋,导致传入冲动频率的增加;肌腹缩短时,肌梭中部松弛,神经末梢传入冲动减少,兴奋性减弱。由肌梭发出的传入冲动是否可上传到大脑皮层,尚无一致意见,有人认为只能达到中脑水平,其作用为调节肌肉的紧张度。在牵张反射中,肌梭是感受器,其所在的肌肉为效应器,反射中枢在相应的脊髓节段内(见反射)。

 

肺牵张感受器  在肺泡壁小枝气管壁内有对牵拉刺激敏感的神经末梢装置,传入神经为迷走神经传入纤维,传入延髓孤束核,参与呼吸调节。当吸气达到一定程度时,肺泡扩大,使这种感受器受到刺激,导致传入冲动的增加,对吸气中枢(包括延髓内的一些吸气神经元)起抑制作用,使吸气动作转换为呼气动作(见)。
  心-血管壁内的压力(或牵张)感受器  主要是位于心房壁大动脉壁内的牵张感受性结构。当心房大动脉内血压升高时,可使感受器被动牵张而发放冲动,对维持脑干的缩血管神经元群起抑制作用。其中的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是心-血管调节反射活动的主要感受器,对血压的变动最为敏感,其他血管及至组织中也有这种感受器,但敏感性较低(见循环系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