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芸儿宋体《广州日报》修辞手法羊城新八景 |
分类: 芸妈随笔 |
“哦,知道了。不知你期末考试成绩如何呢?”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
“语文97.5,数学100,英语99.5,总分第二名。我现在老师办公室里,很多人。回来再同您详细讲。”芸儿在电话那头压低声音说。
且看,“羊城新八景”评选结果揭晓时间是2010年5月18日(错),正确时间应该是在2011年5月18日,而芸儿却判对了。这道题实际是广州的一个实事问题,就算如芸儿说的她没听清,但报纸电脑上到处都有宣传,这说明芸儿对新闻关注的少,当然也是我教育的一种缺失。这也提醒我让芸儿要多关注新闻,她现在每天花点时间看《广州日报》,浏览重要新闻。
http://s11/middle/5c473530ha7d4b86cb0aa&690
http://s4/middle/5c473530ha7d4bbb1fd83&690
“父亲的爱,何尝不像这日历?不张扬,不言不语,什么表情也没有,只是一身不吭地吃饭。”问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芸儿回答是“比喻和拟人”,答案应该是“比喻和反问”。全班居然只有一个同学答对了,其他同学基本都是答“比喻”。听说他们平时只训练过这种单答一种修辞手法的题,大家都囿于固有的思维了。老师对我说芸儿的思路是对的,可惜答错了。
http://s4/middle/5c473530ha7d4f4c48263&690
这篇考场作文没太多出彩的地方,只是没犯什么大错误而已,扣了0.5分。听老师说,他们班上有四个孩子写跑题了,基本就只剩下安慰分了。
http://s11/middle/5c473530ha7d51eae7c0a&690
http://s3/middle/5c473530ha7d522bc77d2&690
数学100分,全班两个。芸儿说数学是她期末考试唯一的神话,唯一的安慰,就是说一直保持着100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这个小不点还神话呢!做题很细心没犯傻倒是真的。
http://s11/middle/5c473530ha7d547253d6a&690
http://s8/middle/5c473530ha7d549c1edc7&690
http://s11/middle/5c473530ha7d54c4aa13a&690
http://s6/middle/5c473530h772eee8e9435&690
芸儿的0.5分就是丢在这里。“What would the girl like to have for dessert?"芸儿起初答Ice cream.这是对的。据芸儿说她20分钟就做完了题,反复检查中,怕自己这道题回答不完整便画蛇添足地改成一长条She likes ice cream.结果就错了,完整的回答应该是She would like to have ice cream. 她的回答错误其实是在于还没有熟练掌握would like to 的用法。
全班两个100分,据芸儿说有好几个同学犯了和她一样的错误。
http://s16/middle/5c473530ha7d58e17fbaf&690
http://s11/middle/5c473530ha7d590170e8a&690
http://s14/middle/5c473530ha7d597a4bf7d&690
http://s12/middle/5c473530ha7d599f741fb&690
芸儿说她与另外三位同学是班上获奖最多的。每一张奖状都是她认真努力、积极参与的见证。
http://s13/middle/5c473530ha7d5a498e4fc&690
老师的评语写的很有文采!与芸儿四年的相处,她甚至比我还更能清楚地认识芸儿。我想芸儿用心去做了,老师也就用心去写了。她的评语不是客话套话,是为独特的芸儿量身定做的,具有不可复制性。感谢老师对芸儿成长的辛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