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向阳院──走街串巷逛青岛之十八

标签:
青岛黑板报向阳院老房子杂谈 |
说起“向阳院”,很多40岁以上的人恐怕都不生疏。
所谓“向阳院”,就是在“文革”后期以居委会所辖的街巷为单位,成立的一个个“向阳院”,用“向阳院”的形式开展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教育活动。那时,整个城市基本上由大片大片的多层建筑组成。住宅多数属于“组织上”分配的,同一个单位的职工聚居在同一片区域内,形成的住宅区一律叫做“向阳院”。
几十年过去了,“向阳院”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向阳院”这种生活方式,特别是在拥挤的院落里邻里之间相互谦让互相照应,以及由此诞生的很多有趣的故事,却给中国的城镇生活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2012年11月6日,我在走街串巷时,发现了一处至今保护很好的向阳院,即青岛市南区易州路25号;只是整个院子中央搭起了很多帐篷,开着一个个小餐馆。我想站在院子里拍摄一张院子内景全景,也很难办到。
抬头一望,每一层的阳台上,挂满了晾晒着的被单、衣服,还有吊着的各式各样的袋子等杂七杂八的东西。
这就是普通市民居住和生活的家。
十分有趣的是,迎着这个向阳院的楼口里面的墙上,有一块胶州路社区“欢度春节”的黑板报。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某工程部队机关时,也曾经出过很多期黑板报。只不过比这块黑板报面积大很多(经常是一面山墙那么大)、板报内容丰富很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