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首都开罗采风
标签:
埃及开罗城市面貌建筑杂谈 |
──埃及系列博闻之一
非洲之行,2010年4月26日,我们结束了南非之旅,乘飞机赶往埃及首都开罗。
大约八个小时后,4月27日早上,我们到了向往已久的神秘城市开罗。
简单的早餐后,我们开始了一天的参观活动。
首先,我们是市内观光。
据导游介绍,埃及首都开罗横跨尼罗河,气魄雄伟,风貌壮观,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它由开罗省、吉萨省和盖勒尤卜省组成,通称大开罗。
大开罗约有1675万(2001年)人口,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古埃及人称开罗为“城市之母”,阿拉伯人把开罗叫做“卡海勒”,意为征服者或胜利者。
尼罗河,这条世界上著名的大河,流贯市区后,分为两支,继续北去,注入分隔欧非大陆的地中海,形成了广阔富饶的尼罗河三角洲。通都大邑开罗,就在这个三角洲的顶端。
开罗的形成,可追溯到公元前约3000年的古王国时期,作为首都,亦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在市内行进期间,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事情:
一个是开罗城市建筑比较陈旧,就像我们国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城市面貌;而且有很多“半拉子建筑”,这些“半拉子建筑”要么裸露着钢筋,要么窗户是一个空框不安装窗棂和玻璃,特别奇怪的是半拉子建筑里已经住进了人。问道当地导游,才知道埃及政府有一个规定,凡是没有建好的房子可以不交税;建设者正是为了逃税才有意识这样建造的。
再一个是整个开罗看不到交通警察,但是车辆特多、路上特堵。“无为而治”,是他们交通管理上的一个原则。车多的原因一是车子比较便宜,再是因为用油价格低(自产的)。
这些照片,都是我在车子行进中拍摄的,取景、构图、用光等都无法讲究。敬请光顾者原谅啊!
(整理于2010年7月22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