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扎龙”

标签:
旅游齐齐哈尔风光黑龙江 |
──齐齐哈尔游之一
2009年7月28日,我得以游览了中国著名的珍贵水禽自然保护区“扎龙”。
实际上,我们是于前一天晚上到达齐齐哈尔市的。由于长途跋涉的劳累,所以28日上午主要是休息调整和选定景点。
经过咨询,把第一站定在了“扎龙”。
扎龙位于黑龙江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湖沼苇草地带,原为渔区,是中国目前面积最大的芦苇沼泽湿地。1983年建立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987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扎龙是中国著名的珍贵水禽自然保护区,位于齐齐哈尔市市区东南三十公里处,总面积二十一万公顷。区内地势低洼,河流漫溢,苇草叢生,湖泡星罗棋布,是适于水禽鸟类栖息繁衍的天然乐园。
据统计,扎龙自然保护区有各种禽鸟296种。其中尤以鹤类居多而闻名于世,世界有15种鹤,我国有9种,而扎龙可见6种(丹顶鹤、白枕鹤、蓑羽鹤、灰鹤、白头鹤),因此,齐齐哈尔有“鹤乡”之美称。
7月28日16:16,我们赶到了扎龙自然保护区。十分可惜的是,错过了放飞仙鹤的时间(那时一天放飞一次,大约上午10点)。
景区工作人员还告诉我们,景区开放时间限制在17:00之内。所以我们还算赶上了开放时段的尾巴。
景区大门处,一尊仙鹤奋飞的雕塑矗立在大门旁。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87年4月18日批准的石刻标志,昭示着这一景区的级别。
因接近关闭的时间,故诺大的景区里,已很少看到参观的人们。只看到大片的芦苇和湖水,没能欣赏到飞翔或在湿地里嬉戏的仙鹤。对于酷爱摄影的我,恐怕是这次游览扎龙景区最大的失望了。
等在景区里转了一大圈儿后,才看到了圈在铁笼子里的若干只仙鹤。
丹顶鹤别名仙鹤,属于鹤科,学名为
4月中、下旬开始营巢产卵,筑巢于周围环水的浅滩上的枯草丛中,每窝产卵2枚,雌雄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0~33天。待幼鸟学会飞行,入秋后,丹顶鹤从东北繁殖地迁飞南方越冬。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在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的丹顶鹤最多一年达600多只,成为世界上现知数量最多的越冬栖息地。
丹顶鹤羽色素朴纯洁,体态飘逸雅致,鸣声超凡不俗,在《涛经·鹤鸣》中就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精彩描述。在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中被誉为“仙鹤”,成为高雅、长寿的象征,在诗词和中国画中,常被文学家、艺术家作为主题而称颂。
在嫩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殖;长江下游及沿海越冬;在河北、山东为旅鸟,台湾偶见。
没能欣赏拍摄到飞翔或在湿地里嬉戏的仙鹤,安静的蜻蜓、戏水的鸳鸯以及飞翔着的其他鸟儿等,成了我拍摄的主要对象。
总之,在这处景区里,我拍摄了不少片子。为了能让大家充分地欣赏,我将分成四个专题予以呈现。
扎龙第一个专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初览。
(整理于2010年2月25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