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方欲晓zcx
东方欲晓zcx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45
  • 关注人气: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新思维的“结晶”

(2015-12-09 15:52:10)
标签:

科学从横谈

杂谈

分类: 知识就是力量

创新思维的“结晶

                                      爱因斯坦——数学游戏大王

 

法国物理学家郎之万曾经这样评价过一个人:“他现在是,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他的伟大是可以同牛顿相比拟的。按照我的见解,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加深刻地进入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郎之万所评价的这个人就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18791955)出生的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他在物理学许多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后,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曾经贫困潦倒过。后来,得到朋友的帮助,在伯利尼专利局谋求到一件差事—专利审查员。这件事,对于爱因斯坦来说,至关重要,从此,他有了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同时还能看到当时的重要发明“构思”,无形之中,增加和丰富了他的想象力。

1905年,是世界物理学值得纪念的,就在那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一连发表了5篇论文。按照后人的说法,每篇论文都能独获诺贝尔奖。其中一篇是描写“布朗运动”的,“布朗运动”是指,当花粉撒在水表面上时,可以看到花粉颗粒在做不规则的运动,爱因斯坦详细地科学解释是:这是水的分子做不规则运动引起的,而且,水的温度是水分子平均动能,由此证明了分子的单独存在和运动行为。爱因斯坦的另外一篇论文是《狭义相对论》,在这篇论文里,爱因斯坦证明了“时间”不能单独测量,要与测量时的参照系相关;爱因斯坦论文中导出的一个重要公式是:E=mc2  这个质能公式表示:物质的质量和能量是等价的。这个公式从此改变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1939年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史特拉思曼发现U核在中子轰击下能够分裂成两块,而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德国籍有着犹太血统的物理学家梅特纳,当时纳粹已经封闭了她的实验室,可是梅特纳还在坚持科学 研究。梅特纳在和侄儿通讯中,对U核分裂现象进行了科学的解释,就是我们现在认识的那样。1945年原子弹横空出世在日本本土上,它的巨大威力和释放出的能量证明了物质=能量。爱因斯坦的另外一篇论文是关于光的量子理论,就是光的微粒性学说,他借助于普朗克的能量量子理论,用于解释光具有微粒性极为成功,可以说,爱因斯坦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爱因斯坦的杰作是著名的《广义相对论》,这篇论文从此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

小时候的爱因斯坦没有神童表现,直到3岁还不会说话,只愿意独处一个人玩。他特别愿意玩扑克牌,把它叠的很高,别的小孩叠到7/8层就倒了,可是小爱因斯坦却可以叠到24层,为此他特别自豪。小爱因斯坦和他妈妈说的第一句话是,“妈妈,粥太烫了”。爱因斯坦上学时学习很出众,各科成绩是A。可是国内的各种版本描写小时候的爱因斯坦学习平庸,甚至很笨,不受老师欢迎,这种谬误一直流传下来。关于爱因斯坦的事迹、手稿原件,小学、中学的毕业成绩原件,都可见,爱因斯坦学习成绩优异的记载。在中国科技馆展出时,我辈之人曾经的怀疑被有扫而清。

小时候的爱因斯坦热爱科学,善于探奇,爱幻想,有非凡的毅力和自觉性。尤其使他感兴趣的是数学。他经常与同伴玩数学游戏,被同伴们称为“数学游戏大王”。

一天, 小爱因斯坦兴致勃勃地与同伴们外出游玩。途中,他对大家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自发组织了这么一次活动,一定会玩的很开心、很高兴。现在,我给大家表演一个有趣的数学计算,怎么样?”,“好!大家鼓掌欢迎!” 爱因斯坦指着身边的汤姆说:“请你事先想好一个数,然后做一些简单的算数计算,最后我给出答案。”,“好吧,让我们看看你的精彩表演”,“好,我想好了。”汤姆向周围的同学点了点头,把想好的数悄悄地告诉给自己身边的一个同学。

表演开始了,爱因斯坦笑着请汤姆计算:“在你想的这个数上加18,,,,,再加136,,,,,减27,,,,减去你想的那个数,,,,所得的数再乘上6,,,,最后除以3.

汤姆和其他同学急忙拿起笔和纸,唰唰地计算着。可没等汤姆汤姆算完,爱因斯坦就发话了:“别忙着算了,答案是254.”大家都怔惊了,好奇的望着爱因斯坦。“等一等,再来一次!”有个伙伴还有点不相信。

他自己想了一个数,不让任何人知道,自己暗暗的心算,心想爱因斯坦看不到怎么可能这么快呢?可是爱因斯坦却不着急,刚讲完题目,就把答案说出来了。

大家面面相觑,不得其解。爱因斯坦只好向他们解释其中奥秘。他说:“这也没有什么秘密。”说着,他给大家写出一个算式:

      X+18+13627X*6/3=254

这么一看,大家便明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