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脑科学”初探—-兼论“激活沉睡的脑”

(2008-09-25 07:55:06)
标签:

脑科学

激活沉睡的脑

健康

分类: 知识就是力量

“激活沉睡的脑”作者孙作东。书中基本观点之一是人脑细胞利用不到百分之十,其余百分之九十处于休眠壮态。书的作者断言,只要激活沉睡的脑细胞{休眠壮态的脑细胞},就能治愈因脑卒中造成的后遗症,也能开发大脑的潜能。脑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这是错误的。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称自己的大脑利用不到百分之十。爱因斯坦一生贡献巨大,他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时空观。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成就。爱因斯坦1955年去世,他的大脑被医生哈维保存下来,之后很长时间没人进行研究。爱氏的话也就象他的理论一样流传下来。

   二十世纪的后十年被称为脑科学的十年。基于脑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特别是在细胞水平上研究了神经元,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突触,神经递质,神经信号的传递等 。脑核磁功能成像技术,正电子发射技术的应用,使科学家能够直观看到脑细胞是如何活动的。当人从事某种功能活动,大脑某些特定区域的脑细胞显示出特别活跃,当转换从事其他功能活动时,又会有另外的特定区域的脑细胞出现活跃,而别的脑细胞则处于休息。在神经科学家看来,脑是由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组成的庞大的极其 复杂的神经网络,而神经元则处于网络的接点,不同的信息会沿着不同的路径进行信号传递,也就是说,处于不同位置的细胞群参加了活动。形象地比喻说,当乐队演奏某一个乐曲时,乐器并不一定同时奏起。你总不能说,那些暂时没参加演奏的乐手睡着了吧{休眠}。

脑神经发育学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在三岁左右已经完成发育,古有三岁定终生的说法。在以后的岁月里,神经细胞{即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会大体固定定下来,但也会因为信号刺激的强度而有所改变,这就是说,脑有可塑性。而那些没有被连接的脑 细胞,或者连接稀少的脑 细胞则逐渐调亡{即程序性死亡}。符合“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休眠状态的脑细胞不能存在于神经网络之中。

人的大脑里有干细胞存在,处于休眠状态。但它是未经发育的原始细胞,从细胞的形态看没有树突和突触,所以和别的神经细胞也没有连接。在特定的环境里,神经干细胞能发育成神经细胞。而干细胞只发现在人脑的特定区,如海马,嗅区,脑室底存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